笔趣阁

笔趣阁>七零港城杂事 > 142第 142 章(第2页)

142第 142 章(第2页)

更令人震撼的是,那些曾因痛苦而自毁的陶珠区域,开始重新生长出新型花株。它们的花瓣呈半透明状,内部有液态光流动,每当有人靠近并释放负面情绪,花朵便会轻轻震颤,释放出柔和频率,如同母亲哼唱的摇篮曲。医学界将其命名为“疗愈型共感体”。

“清醒者联盟”最后一位特工潜入港城,携带微型炸弹,目标正是归墟之炉。可当他穿过花丛时,一朵疗愈花悄然绽放于他脚边。香气弥漫,他忽然看见自己五岁时的画面:父亲酗酒殴打母亲,他躲在柜子里瑟瑟发抖。那一夜,他发誓永远不软弱,于是把自己炼成了刀。

可此刻,花中传来一个声音,是他自己的童年嗓音:“我想哭……可没人允许我哭。”

他僵在原地,继而双膝跪地,嚎啕大哭。

炸弹滚落尘埃。

三天后,他在圣所登记成为正式守铃人,编号0。

世界依旧不完美。

战争仍在继续,仇恨仍未消散,有些人依然拒绝倾听,也有些人害怕被听见。但变化已在悄然发生。

学校里,孩子们每天清晨的第一件事,是围成一圈,手拉手静坐五分钟。老师不说“安静”,只说:“让我们听听彼此的心跳。”

医院心理科外,增设“共感亭”,患者可自愿将情绪注入陶珠,由疗愈花吸收转化。数据显示,焦虑发作率下降七成。

法庭上,法官面对拒不认罪的嫌犯,不再厉声质问,而是递出一颗陶珠:“请你,先感受一下受害者的最后一夜。”

最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在中东某战区。两军对峙,枪炮已上膛。一名小女孩从废墟中爬出,怀里紧紧抱着一朵*Lingosterra*。她不懂战争,只知道这朵花曾让她梦见和平。她走到交火线中央,将花轻轻放在地上。

双方士兵举枪瞄准,手指扣在扳机上。

可就在此刻,花开了。

银白色光芒扩散,无数声音涌入脑海??有母亲呼唤孩子回家吃饭,有恋人约定战后结婚,有老兵悔恨当年开枪杀死的不过是另一个想活命的年轻人……

十分钟沉默后,一名士兵放下枪,摘下头盔,走向那朵花。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最终,双方指挥官在花前握手,临时停火协议达成。

阿禾得知此事时,正坐在海边修补那本旧日记。她翻开最后一页,提笔写下:

>“共感不是消除差异,而是让差异不再成为伤害的理由。

>它不强迫理解,只提供可能。

>就像海浪一次次扑向礁石,不是为了摧毁,而是为了证明:

>即使坚硬如铁,也能被温柔改变。”

写完,她抬头,看见天边泛起鱼肚白。晨光中,滤心桥下那行“她说,我听见了”的墨迹已被海水冲淡,但在原处,新的字迹正缓缓浮现,像是由沙粒自行排列而成:

>**“我说,我在听。”**

她笑了。

起身时,肩头那朵昨夜绽放的花已悄然闭合,留下一枚新生的陶珠,通体乳白,内部有一缕极细的蓝光,如呼吸般明灭。她将它轻轻摘下,放入衣袋,与林昭的信放在一起。

沿着海岸线缓步前行,她看见越来越多的人停下脚步,蹲下身,触摸*Lingosterra*的花瓣;看见情侣相拥而泣,只为终于说出“我嫉妒你成功”;看见老人牵着孙辈的手,讲述自己年轻时犯下的错。

她走过灯塔,走过归墟之炉,走过每一寸被共感浸润的土地。

风依旧咸涩,浪依旧喧嚣,可这个世界,已不再寂寞。

傍晚,她再次登上灯塔,推开那扇锈门。桌上多了另一封信,信封空白,但她知道是谁留下的。打开,依旧是清瘦字迹:

>“你做得比我更好。

>这不是终点,是回音的开始。

>请替我看看,那些曾经不敢说话的人,如今是否有了声音?”

阿禾望着窗外,万家灯火如星河落地。她轻声回答:

“他们不仅有了声音,还学会了倾听。”

“而你,从未离开。”

夜风穿堂而过,卷起信纸一角,像一次无声的点头。

远处,一朵*Lingosterra*在悬崖边缘独自绽放,花瓣迎风轻颤,仿佛在替整个世界,轻轻说了一声:

“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