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盈仙库被破并造成灾难的经过,徐永生此前是听江南云讲述。
常杰这里等于是带来另一种解释说法。
鉴于事发的时候常杰本人不在关中帝京,这说法应该来自其他人。
如此,也基本等于是常杰默。。。
风起于昆仑之巅,卷动满山桃叶如雨纷飞。伏魔书院的晨钟刚刚敲过三响,青石阶上已有学子执卷而行,衣袂带香。春阳斜照,映得屋檐下的琉璃瓦泛出淡淡金光,宛如神迹洒落人间。
杨戬立于讲台之前,一身素白长袍未加纹饰,眉心那道裂痕已不再封印,却也不再释放威压,只是静静地存在着,像一道历经沧桑的印记。他今日不授武技,只讲《心经?守正篇》。
“诸位可知,何为正?”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入耳,仿佛直接落在心头。
台下数百学子静默聆听。那个曾画下他背影的少年??如今名为林昭者??起身拱手:“回先生,正者,直也。心无偏私,行不违义,是谓正。”
杨戬微微颔首,“说得不错。但若天下皆邪,独你为正,你还敢持正否?”
林昭一怔,旋即坚定道:“纵使孤身一人,亦当如松柏立雪中,宁折不弯。”
周围响起低低的赞叹声。杨戬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有的稚嫩,有的坚毅,有的仍带着过往苦难的阴影。这些人,有的来自战火废墟,有的是孤儿流民,甚至有曾被妖物附体、险些堕入魔道的孩子。但他们如今都穿着统一的青衫,腰系木剑,眼中燃着光。
“很好。”杨戬轻声道,“记住今日之言。因为总有一天,你们会面对真正的考验??不是刀剑,而是诱惑;不是妖魔,而是人心。”
话音刚落,院外忽有异动。
一名守门弟子急步奔来,脸色苍白:“报!西北三百里外,黑水镇一夜之间全数失魂!鸡犬无声,百姓僵坐如木偶,唯双目空洞,口中喃喃‘归墟’二字!”
众人哗然。
“归墟?”有人低声惊呼,“那是传说中的亡者终焉之地……难道……”
“噬魂魔主残念作祟?”另一人颤抖着接话。
杨戬神色不动,指尖却微微收紧。他缓缓起身,走向窗边,望向西北方向。那里乌云凝滞,似有黑雾悄然升腾,与三年前那一夜的气息如出一辙。
但他并未立刻动身。
良久,他转身看向林昭:“你去。”
全场寂静。
林昭愕然抬头:“我?可我还未修成天眼通,法力尚浅……”
“正因如此,才该你去。”杨戬语气平静,“真正的伏魔,不在力量强弱,而在能否在恐惧面前迈出第一步。带上‘仁’字令,走吧。”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青玉令牌,上刻一个古篆“仁”字,温润生辉。这是伏魔书院四大信物之一,象征守护之心。
林昭深吸一口气,跪地接令:“弟子领命!”
半个时辰后,林昭率十名同窗出发,骑快马奔赴黑水镇。杨戬立于山门之上,目送他们远去,直至身影消失在黄沙尽头。
玉鼎真人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负手而立:“你不怕他们死在路上?”
“怕。”杨戬答得坦然,“但我更怕他们永远躲在我的影子里。”
老道士轻叹:“你变了。当年那个一怒为苍生、独战九幽的杨戬,如今竟肯将性命托付给一群孩子。”
“我不是托付性命。”杨戬望着远方,“我是交付未来。”
***
黑水镇,死寂如墓。
残垣断壁间,尘土覆盖了炊烟的记忆。街道上,男女老幼端坐原地,如同泥塑木雕,双眼无神,嘴唇微启,反复低语:“归墟……归墟……”
林昭一行人披着斗篷踏入镇中,心头寒意渐生。
“这些人都被抽走了‘意念’。”随行的一位女弟子沉声道,她是药王谷遗孤苏绾,精通魂脉之术,“不是死亡,而是灵魂被某种力量牵引,陷入深层沉沦。”
“就像梦境无法醒来。”另一人补充。
忽然,镇中心一座破庙中传来轻微响动。
林昭握紧木剑,率先前行。推开门扉刹那,只见庙内供桌上赫然摆放着一块漆黑晶石??正是当年杨戬封印噬魂魔主所化的那枚!
然而此刻,晶石表面竟浮现出细密裂纹,一丝丝黑气从中渗出,缠绕在四周空气中,形成诡异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