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相国在上 > 274将相和(第1页)

274将相和(第1页)

(书友们,273章后半部分有大改,如果发现对不上可以刷新再看一下~)

……

……

沉重的紫檀木门隔绝内外,御书房中一片静谧。

曾敏无声地退至角落阴影里,恍若一尊泥塑垂首肃立,只。。。

北山矿洞深处的寂静被一阵细微的滴水声打破。那声音不急不缓,像是时间本身在低语。孙女仍跪在石室中央,指尖轻轻抚过忆核表面,冰凉的触感让她心头一颤。她忽然意识到,这台机器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三百二十一段声音只是揭开了沉默战争的一角,而真正要面对的,是那些至今仍在运作、仍在筛选亡灵之声的系统。

“我们得把这里的一切带回去。”档案馆女子低声说,正将陈守义的绝笔信小心封入防潮袋,“但这台主机太重,无法搬运。唯一的办法是远程接入,建立云端备份。”

明心摇头:“不行。‘民心窟’的设计初衷就是隔绝外界干扰。它没有外部接口,所有数据传输都依赖声纹共鸣与血脉认证。一旦断电或强行拆解,忆核会自动焚毁。”

“那就只能现场录制?”孙女抬头。

“对。但必须确保环境纯净。”明心望向四周,“这里的忆场极不稳定,稍有杂波就会导致录音失真。而且……”她顿了顿,“我们必须提防‘塔’的干预。”

三人沉默片刻。外面天色已暗,风从矿洞口灌入,带着铁锈与腐土的气息。老猎人守在洞外,抽着旱烟,目光警惕地扫视山林。他知道这片土地埋了多少秘密,也知道有些东西,不该被唤醒两次。

孙女深吸一口气,打开录音设备,按下播放键。第一段声音再次响起??张招娣稚嫩的嗓音穿透幽冷空气:

>“我叫张招娣,十岁,望归村人。今天他们把我关进黑屋,说我传播反动童谣……”

每一段录音都被完整记录下来。当最后一道声音消散时,忆核光芒微弱如萤火,仿佛耗尽了三十年积攒的力量。孙女轻轻取出铜牌,放入怀中贴身收藏。那一刻,她感觉胸口发烫,像揣着一颗尚未冷却的心脏。

回程路上,无人多言。夜雾浓重,山路湿滑,手电光束在岩壁上摇曳,映出扭曲的影子。走到半途,档案馆女子突然停下脚步,盯着腕上的共心仪探测仪。

“信号异常。”她皱眉,“民声塔的频率正在波动,而且方向不对??它原本是接收态,现在却像在主动发射。”

明心脸色骤变:“它在试图覆盖我们的忆场?”

“不止。”女子调出频谱图,“你看这个波形……它模仿的是《采莲谣》的旋律,但节奏被拉长了,音高也偏移了半度。这不是共鸣,是篡改。”

孙女猛地想起井中浮现的三个字:**别信塔**。

“它在伪造亡者的声音?”她声音发紧。

“有可能。”明心沉声道,“如果塔能模拟特定频率,就能制造虚假共感,让人误以为听见了亲人遗言。久而久之,真实记忆会被污染,甚至取代。”

三人对视一眼,皆觉脊背生寒。

抵达望归村已是凌晨。桃林静谧,井水如镜,倒映着残月。孙女将录音设备锁进保险箱,又用奶奶留下的红布层层包裹。她知道,这份证据不能交给任何人,哪怕是最信任的机构。因为一旦落入“塔”的监听范围,就可能被悄然复制、扭曲、再播送出去,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谎言。

第二天清晨,她独自来到井边,捧起那件红袄。布料依旧粗糙,袖口内侧的绣字在晨光下清晰可见:“招娣不哭,阿婆在。”她忽然明白,这件衣服从来不是为了庆祝而做,而是一封未能寄出的信,一句迟来半个世纪的安慰。

她轻声哼起《采莲谣》,唱到最后一句时,喉咙再次被一股无形之力牵引,尾音下沉,多出那段隐词:

>“鱼戏莲叶北,声起民心窟……

>一念真言动,万魂共此窟……”

井水微微荡漾,却没有浮现文字。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极轻的震动,仿佛地下深处有什么东西回应了歌声。

她猛然回头,看见明心站在不远处,手中握着一张泛黄的地图。

“这是我昨夜整理的老村志。”明心走近,“上面标注了一处‘民心窟’的备用地点??不在北山,而在南岭的‘哑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