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华娱的盛宴 > 第244章 苏菲玛索(第2页)

第244章 苏菲玛索(第2页)

而在日本福岛核灾区重建小学里,孩子们听完后围坐一圈,齐声喊出自己最想告诉逝去亲人的话。当天夜里,当地气象雷达捕捉到一场罕见的逆温层云团,形状酷似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

林见鹿看着反馈,心中明白:这不是传播,是唤醒。每一个听众都在用自己的记忆为这首曲子注入新的情感维度,使它不断进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活体声音”。

抵达库车当晚,他按照“声脉令”指引,进入克孜尔千佛洞第38窟。这里曾是佛教音乐传播中心,传说中有“天籁井”,投石入内可闻前世回音。然而近代考古发现,该井早已干涸填埋。

但当他取出“无名”笛贴近岩壁时,整座石窟突然共鸣。

岩层深处传来规律震动,频率与新疆地质勘探员五年前录下的驼铃回响完全一致。不同的是,这一次,震动中夹杂着清晰的人声诵经,是古老的吐火罗语,内容竟是关于“声音轮回”的偈语:

>“声起无形,声灭非空。

>念动即闻,心闭则聋。

>若欲通达诸界音,先舍汝执,归于童蒙。”

林见鹿盘膝而坐,将“声脉令”置于掌心,任由其吸收四周声场能量。渐渐地,他感到意识下沉,仿佛坠入一条由无数声音构成的河流。他在其中看到了:

-千年前商队穿越沙漠时,领队用骨笛召唤绿洲之灵;

-百年前一位盲眼艺人在此洞中弹奏热瓦普直至力竭,临死前将最后一曲刻入石缝;

-十年前,一名年轻学者为研究古代乐律独自前来考察,却遭遇塌方身亡,他的录音笔至今仍在循环播放一段未完成的论文口述。

这些人未曾想到,他们的声音并未消失,而是沉睡在这片大地的声脉之中,等待一个能够唤醒它们的灵魂。

午夜时分,林见鹿睁开眼,起身走向洞窟最深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他用手抚摸表面,感受到细微的震动节奏,像是心跳。他取出随身小锤,依照特定节拍敲击三次。

轰然一声,地面裂开一道缝隙,露出向下延伸的阶梯。

他举灯而下,来到一间密室。中央摆放着一台造型奇特的装置??形如青铜树,枝杈上悬挂九种不同材质的乐器:玉石磬、骆驼骨哨、羊皮鼓、铜铃、竹管、铁片琴、贝壳号角、丝弦筝和一块未经雕琢的黑曜石板。每件乐器下方都刻有一个符号,与“声脉令”背面的纹路一一对应。

这是第五节点??**“九音祭坛”**。

林见鹿意识到,这不仅是接收器,更是发射器。只要有人以正确顺序演奏这九件乐器,并注入足够强度的情感频率,就能激活“回音网”的跨维度连接能力,实现真正的“无墙之声”??让生者与逝者的对话成为可能。

但他也知道,这种操作极度危险。一旦失控,可能导致局部时空结构紊乱,引发大规模心理幻觉甚至集体癔症。

他坐在祭坛前,深吸一口气,开始逐一调试乐器。

首先是玉石磬,象征清明之心。他轻击一下,脑海中浮现母亲临终前握着他手的画面,泪水无声滑落。磬音悠长,穿透岩壁,直抵地心。

接着是骨哨,代表孤独之旅。他吹出一段不成调的旋律,那是十五岁离家出走那晚,在火车站台吹给自己的安慰曲。哨声凄厉,却引来远处狼群遥相呼应。

第三是羊皮鼓,寓意血肉相连。他双手捶打,节奏越来越快,仿佛回到童年每次发烧时,外婆为他念安神咒的拍子。鼓点如雨,震动整个地下空间。

当他准备触碰第四件铜铃时,身后传来脚步声。

回头一看,竟是小雨,手里抱着那台修复好的老式录音机。

“我就知道你会来这里。”她说,声音平静,“‘回音网’最近频繁调用西域古音数据库,我查了日志,发现源头指向这个区域。”

林见鹿怔住:“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是你留给我的录音机告诉我的。”她微笑,“昨晚它自动播放了一段新录音,是你小时候唱《月娘月光光》的变调版本,但旋律走向遵循龟兹古乐十二律。我对照地图,推演出大致位置。”

她走近祭坛,将录音机放在黑曜石板旁:“我知道你要做什么。你想打开‘声之门’,让那些再也无法回应的人,重新被听见。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他们真的回来了……我们准备好面对了吗?”

林见鹿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我没有答案。但我相信,逃避才是最大的伤害。很多人一辈子都在等一句‘我听见了’,哪怕对方已经不在。如果我们有能力做到,为什么不试一次?”

小雨看着他,眼中泛起泪光:“那你答应我,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回来。这条胡同等了你十五年,我不想再等下一个十五年。”

林见鹿郑重点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