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七零易孕娇娇女,馋哭绝嗣京少 > 第625章人面兽心的东西(第1页)

第625章人面兽心的东西(第1页)

顾漫漫自然没来,她恋爱脑,来了以后,还得被李成亮纠缠,还不如把事情解决完了再告诉她。

“你老实点,今天过来就是宝华跟你说清楚,以后要是还敢纠缠我闺女,你就别想在部队待了,直接上军事法庭吧,我们顾家说到做到。”

李成亮打了个激灵,不敢再说话了。

从李家出来后,江舒棠他们坐上车,一路无话,气氛压抑得厉害。

李文秀胸口堵着一团火,烧得她心口疼。

她重重叹了口气,对开车江舒棠说道:“今天这事儿,幸亏没让漫漫。。。。。。

晨光未散,岩?已坐在书桌前。她将那本装订成册的论文轻轻合上,封面上烫金的字迹在阳光下微微发亮:《人类共感能力实证研究》??林默、岩?著。纸张沉厚,像是承载了半个世纪的重量。她伸手抚过封面,指尖停顿在“林默”二字上,仿佛能触到那个从未谋面却早已相认的灵魂。

窗外,心井学堂的孩子们正排成两列,小满站在最前方,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那是从敦煌遗址带回的残页复制品。她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坚定:“今天我们要读的名字是??赵桂兰,生于1932年,河北保定人,原第三人民医院清洁工。她在1967年写下日记:‘那个穿白大褂的男人总对我笑,他说他听见我在想女儿。我不信,可那天我真没说话啊……’”

孩子们齐声接道:“我听见你了。”

风穿过廊下铜铃,叮当一声,像是回应。

岩?闭上眼,共感能量悄然流转。她不再抗拒这种感知,反而像呼吸一般自然。她知道,在这世界某个角落,或许正有一个早已被遗忘的老人,在临终前听见了这一句“我听见你了”,然后含笑闭目。

阿岩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碗热粥。“又熬了一夜?”他轻声问。

“写完了。”她说,嗓音有些沙哑,“最后一章,是他想说却没能说出的话。”

阿岩把粥放在桌上,目光落在稿件上,沉默片刻才道:“李婉刚来消息,Heartwell系统昨晚自动触发了一次全球共鸣潮汐。南极蓝晶的能量波动持续了整整十七分钟,比以往任何一次都长。她说……有人在回应我们。”

“谁?”

“所有被归还名字的人。”他低声说,“系统记录到超过十万条情绪脉冲,集中在同一频率??不是悲伤,也不是愤怒,是‘被看见’的震动。就像……灵魂终于找到了出口。”

岩?怔住。她忽然想起初语者最后那句话:“当你听见最多的声音时,也会听见最不想听的那个。”她曾以为那是警告,如今才懂,那是一道门槛??跨过去,才能明白什么叫真正的倾听。

“我想去北京。”她突然说。

阿岩一愣:“现在?”

“嗯。”她点头,“外婆的档案还在那里。林素华,我从未见过她,但她是我血脉的桥梁。如果林默是起点,那她就是中间断裂的那一环。我要找到她留下的痕迹,哪怕只是一张照片、一页笔记。”

阿岩凝视她许久,终是笑了:“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三天后,他们启程北上。临行前,小满塞给她一张折得整整齐齐的纸。“这是我写的歌。”她说,“等你见到林奶奶,就唱给她听。”

岩?打开一看,是一首简谱,标题写着《妹妹,哥哥没有疯》。

她紧紧抱住小女孩,喉咙发紧:“我一定唱。”

火车穿越戈壁,驶向华北平原。沿途风景渐变,荒漠退去,绿意浮现。车厢里很安静,只有车轮与铁轨的节奏,像某种古老的吟诵。岩?靠窗而坐,手中攥着那三块玉晶。它们不再冰冷,反而温润如血肉相连。

抵达北京那日,天正落雨。

细雨如丝,洒在档案馆灰白色的石阶上。门口站着一位年轻研究员,正是之前寄出X-0卷宗的那位。她叫周文澜,三十出头,戴着眼镜,神情温和却透着一股执拗。

“你来了。”她迎上来,声音不大,“我知道你会来。”

岩?看着她,竟觉得熟悉。“你怎么知道?”

“Heartwell给我的提示。”她笑了笑,“系统标记了你为‘关键记忆节点携带者’。它说,当林家的故事完成闭环时,历史会松动一寸。”

两人并肩走入档案馆深处。走廊幽长,灯光微黄,两侧是无数编号的铁柜。周文澜带她们来到B区第七排,抽出一个暗红色的盒子。

“这是林素华的工作档案。”她说,“原本属于绝密级别,但三年前一场火灾烧毁了主控室,部分权限意外解封。我花了两年时间才拼出她的全貌。”

岩?接过盒子,手指微微发抖。翻开第一页,一张黑白照片滑落??年轻的女子穿着白大褂,眉眼清秀,嘴角含笑,怀里抱着一本厚厚的实验日志。背面写着:**林素华,心理学助理研究员,1958年入职西北研究所。**

往下翻,是她的工作记录、考核评语、调岗申请……一切正常,直到1967年4月,一页纸上的字迹突变潦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