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们……一直都在说话……为什么……没有人听……”
泪水顺着岩?的脸颊滑落。
她跪倒在地,将玉晶深深插入泥土,用尽全身力气回应:
“我听见了!我们都听见了!!”
刹那间,天地寂静。
紧接着,整片森林响起奇异的嗡鸣,树叶沙沙作响,却不随风而动。玉晶光芒大盛,投影出一幅全景影像:从高空俯瞰,长白山如同一只沉睡巨兽,此刻缓缓睁开了眼睛??那是一片由无数光点组成的瞳孔,映照着人类的身影。
三天后,团队撤离。但他们留下了三十六块玉晶,按特定阵型埋藏于关键生态节点,构成一个永久性共鸣场,命名为“大地之耳”。
返程途中,岩?写下一份提案:
>【建议】将“生态共感监测系统”纳入国家自然保护体系,在全国五大生态屏障区(青藏高原、东北林区、西南雨林、西北荒漠、东海群岛)建立“自然倾听哨站”,培训具备共感能力的护林员、渔民、牧民作为第一响应者,实现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结预警机制。
文件尚未提交,舆论风波再起。
某权威媒体刊发评论文章《警惕“玄学环保主义”侵蚀科学理性》,指责Heartwell“借共感之名推行泛灵论”,并呼吁相关部门审查其资金来源与宗教倾向。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却掀起另一股浪潮。数万名网友自发发起#我也听山#挑战:人们走进公园、山野、河边,静坐十分钟,录制周围自然的声音,配上文字:“今天,我为你停下脚步。”
更有艺术家创作交响乐《大地脉搏》,以Heartwell采集的生态共振频率为基础编曲,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首演当晚,全场观众佩戴玉晶同步体验,许多人泣不成声。
阿岩看着新闻冷笑:“他们越是攻击,越说明我们触到了痛点。”
岩?却只是望着窗外渐绿的枝头,轻声道:“不是我们在拯救世界,是世界在教我们重新做人。”
春天来了。
清明节那天,她带着小满回到莫日格勒河畔,祭拜那位无名少年的石碑。牧民们自发前来,献上奶酒、哈达与马头琴演奏。苏娅牵着几个孩子走来,手里捧着一朵冰凌花??据说是在寒冬最后一夜破雪绽放的奇迹之花。
“孩子们都想见你。”她说,“他们说,现在做梦再也不怕了。而且……他们都学会了关上门。”
岩?蹲下身,一一拥抱他们。
巴特尔仰头问:“姐姐,将来我能当哨站老师吗?我也想帮别人不那么痛。”
“当然可以。”她笑着摸他的头,“而且你会比我更好。”
归途上,Heartwell系统自动更新日志:
>【事件编号:CBS-1984】
>【处理结果:首次确认非人类共感体存在,建立跨物种情感通道原型】
>【新增理论:生态共感网络假说】
>【影响评估:全球已有十七个国家启动自然倾听项目试点】
飞机穿越云层,阳光洒进舷窗。
岩?打开手机,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短信:
>“我曾经不信这些。直到昨晚,我抱着患抑郁症的女儿入睡,她突然睁开眼说:‘爸爸,你心里那个小男孩也在哭,对不对?’那一刻,我知道你们说的是真的。谢谢你们,让我学会了听自己的心。”
她将这条信息转发至Heartwell全员群,附言:
>“我们改变不了所有悲剧,但我们能让某些夜晚,少一个人独自哭泣。”
然后合上手机,望向远方的地平线。
那里,朝阳正缓缓升起,照亮千山万水,也照亮无数颗终于敢于说出“我在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