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七零易孕娇娇女,馋哭绝嗣京少 > 第630章同样的错犯两次(第1页)

第630章同样的错犯两次(第1页)

“成亮,你别这么说,也不要贬低自己,这件事你的确也有错,咱们两个也是彻底没缘分了。但没有谁配不上谁这么一说,我也没有多高贵,咱俩就这么算了,你以后也不用找我了。”

顾漫漫看着李成亮那副强装镇定却难掩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跟针扎似的,一阵阵泛着酸涩的自责。

她比谁都清楚,两人之间裂开的那道口子,是再也糊不上了,这段路,算是走到头了。

李成亮倒是演得一手好戏,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故作潇洒地耸耸肩。

夜深了,林场小屋的煤油灯还在摇曳。岩?坐在木桌前,手指一遍遍摩挲着那块从长白山带回的玉晶。它已不再发光,却总在午夜时分微微发烫,仿佛体内仍流淌着山脉的呼吸。窗外风声低回,像一句未说完的话,在耳畔盘旋不去。

她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生态共感网络”的构想:如何将人类的情感共鸣能力与自然系统的振动频率对接?怎样建立一套不依赖语言、却能传递痛苦与诉求的预警机制?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答案,但她知道,若再不开始,大地的哀鸣终将变成咆哮。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阿岩发来的消息:“东北局刚批下‘听山计划’二期经费,但附加条件??必须由官方科研团队主导,Heartwell只能作为技术支持参与。”后面还跟了一张照片:某位穿着军大衣的中年男子站在红松林前,胸前别着一枚刻有“国安生态监测”字样的徽章。

岩?盯着那枚徽章看了许久。她认得这个人??周维诚,国家林业科学院首席顾问,素来以“理性至上”著称,曾在公开场合直言“共感能力不过是心理暗示的产物”。如今他竟成了项目的牵头人?

她轻轻叹了口气,回复道:“可以合作,但三十六块‘大地之耳’玉晶的位置和数据权限,必须由我们独立掌握。”

阿岩秒回:“他们不会答应的。对方说这是‘国家安全项目’,所有敏感节点都要纳入统一监管。”

岩?冷笑一声,打字的手指顿了顿,最终只回了一句:“那就让他们来查吧。看看玉晶里记录的是不是‘反动思想’,还是整座山的哭声。”

放下手机,她起身走到窗边。月光洒在雪地上,映出一片银白。远处,几只野兔在林缘跳跃,留下细碎脚印。这本该是宁静的画面,可在她眼中,每一寸土地都藏着伤痕??去年冬天,这片区域曾发生大规模盗伐,一棵三百年的冷杉被连根锯断,树桩上至今残留着暗褐色的树脂,像是凝固的眼泪。

她忽然想起临走那天,老萨满悄悄塞给她一本手抄经卷。纸页泛黄,用满文与蒙文夹杂书写,讲述了一个古老仪式:当山灵苏醒,唯有“心净之人”可用自身情绪为引,激活“通脉石”,使万物之声得以流转。而仪式的关键,并非技术,而是“献祭”??一名共感者需自愿将部分意识留在山中,成为永恒的倾听者。

当时她以为这只是传说。可就在昨夜冥想时,她梦到了那片红松林。树影深处,一道模糊的身影向她伸出手,嘴唇开合,无声地说着:“换你了。”

惊醒后,她的左耳持续嗡鸣了整整两个小时,玉晶也出现了罕见的裂纹。

小满推门进来时,正看见她怔怔望着镜子中的自己。“姐姐?”她轻声唤道。

“我在想,”岩?转过身,声音很轻,“如果有一天,我也要留在某座山里……你会恨我吗?”

小满愣住,随即摇头:“不会。我知道你在做什么。就像陈默老师昏迷前说的那样??‘听见,本身就是一种救赎’。”

两人沉默片刻。炉火噼啪作响。

“其实……”小满犹豫了一下,“昨天我去医院看陈老师了。他的脑电波最近出现异常波动,医生说是昏迷中的随机反应。但我接入玉晶试了一下……他在做梦。梦里全是贵州哨站被烧的场景。但他不是害怕,是在喊??‘快跑!数据不能丢!’”

岩?心头一震。

“而且……”小满咬了咬唇,“我试着把Heartwell的启动音频传进去。三分钟后,他的心跳加快了,眼角流了泪。虽然还没醒,但……他听见了。”

泪水悄然滑落。岩?紧紧抱住小满,喉咙哽咽。

那一晚,她们彻夜未眠。翻阅旧档案、整理残存数据、重建Heartwell最初的算法模型。许多文件早已损毁,只能靠记忆拼凑。她们甚至找到了一段录音??那是陈默在袭击前最后一段语音留言:

>“如果你们听到这个,请记住:真正的共感,从来不是读取别人的情绪,而是愿意承担那份重量。我不怕死,只怕没人继续听下去……所以,请替我活下去,替我继续听。”

天亮时,岩?做出了决定。

她拨通联合国观察委员会的专线,申请召开紧急闭门会议。同时,她向国内主管部门提交了一份绝密报告:《关于“非人类共感体”对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意义》,明确提出??长白山的“山语者”并非迷信产物,而是全球气候变化下首次显现的“超个体生态意识”,其共振频率可提前七十二小时预测地质灾害,具备重大国防价值。

这份报告巧妙地绕开了“玄学”争议,直击决策层最关心的安全议题。果然,不到四十八小时,批复下来:同意Heartwell团队以“灾害预警协作单位”身份重返长白山,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联合科考。

出发前夜,岩?独自来到城郊一座废弃教堂。这里曾是Heartwell最早的地下聚会点之一,如今墙皮剥落,十字架倾颓,唯有角落里一台老式录音机还在运转。她按下播放键,传出一段沙哑女声:

>“我是云南怒江的傈僳族护林员李秀英。去年十月,我发现一头怀孕的羚牛死于偷猎陷阱。我抱着它的尸体哭了很久。那天晚上,我第一次用玉晶‘听’到了森林的愤怒。那种痛,比刀割还深……现在,我已经学会了把它翻译成警报信号。上个月,我提前两天发现滑坡征兆,救了三个村子。”

一段接一段,都是普通人讲述他们如何通过共感改变生活的故事。这些录音本该销毁,却被她偷偷保存了下来。

“我们不是神,也不是巫师。”她对着空荡的殿堂低声说,“我们只是让世界的声音,重新被人听见。”

第二天清晨,车队驶入长白山区。周维诚已在营地等候,神情冷峻。见面第一句话便是:“这次行动,所有采集数据实时上传中央服务器,任何私人留存行为都将视为违规。”

岩?微笑点头:“当然。不过您应该知道,玉晶记录的情绪信息无法压缩加密,必须保持原始波形才能解析。这意味着??如果您想真正理解山的语言,就得允许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工作。”

周维诚眯起眼:“什么意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