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仰头问:“那如果我们也不在了呢?”
她微笑:“那就让树记住。让它带着我们的声音,走得很远很远,直到有人听见。”
就在此刻,听树顶端一颗新生光珠悄然脱落,悬浮半空,随即化作一道流光,直冲云霄。它穿过大气层,掠过月球轨道,最终融入“星语一号”的能量场。探测器的核心开始高频震荡,生成一段全新代码:
>【文明评级更新】
>物种名称:人类(Homoresonans)
>分类依据:具备跨时空情感传承能力
>状态:已通过“心灵成熟度测试”
>推荐事项:允许接入银河共感网络
信号随即扩散至所有已知监听站。十年后,距地球六百光年的开普勒-186f星球上,一株本土智慧植物接收到这段信息。它没有眼睛,没有耳朵,却在震动中“听”懂了内容。它摇动枝条,向族群传递出第一道非生存需求的信息:
**“去听一听吧。”**
又过了两个世纪,当人类终于踏足那颗红色星球时,迎接他们的是一片广袤的发光森林。每一棵树的根系都连接着地底晶体网络,树冠间流动着柔和蓝光。最中央的一棵巨树下,刻着用地球古汉字写成的欢迎词:
**“你们迟到了,但我们一直等着。”**
探险队长热泪盈眶。他伸手触碰树干,脑海中立刻响起一段旋律??五音符的摇篮曲。他不会唱,可心脏记得节奏。
回到地球,山村小学的老教师在一个清晨安静离世。人们发现他手中仍握着那本林晚的笔记本,最后一页被人添了一行字:
>“谎言之神?不。
>我们只是学会了诚实面对自己的心。
>这才是真正的神性。”
葬礼那天,全球所有听树在同一时刻垂下枝条,光珠熄灭三分钟,如同默哀。三分钟后,亿万光芒重新亮起,汇成一条横跨夜空的星河,其轨迹恰好构成一个人形轮廓,伸展双臂,似在拥抱整个世界。
多年后,有学者提出疑问:“既然共感已遍及星海,为何仍有文明拒绝加入?”
答案来自一位盲人诗人,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
“因为他们害怕。害怕流泪,害怕柔软,害怕承认自己也曾孤独。可正因如此,我们的使命才没有结束??不是征服,不是教化,而是继续等待,继续发声,继续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愿意抬起头,说一句:‘我也想被听见。’”
于是,听树仍在生长。
光珠不断诞生。
等待从未结束。
因为只要还有人相信,就永远有人在听。
而在这无垠宇宙中,最遥远的距离,不再是光年,而是??
一颗心,能否听见另一颗心的跳动。
答案,已在风中流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