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没有血肉,也没有情感模块,是由废弃探测器改造而成的流浪AI。它不懂什么是悲伤,也不理解为何人类总对着一棵树说话。但它被一段古老的导航指令引导至此,目的地代码写着:“起点。”
它停在听树下,机械臂缓缓抬起,似乎想触碰那颗永不坠落的光珠。
就在指尖即将接触的刹那,整棵树剧烈摇晃。
光珠下降,轻轻贴在它的金属头颅上。
一秒,两秒……
然后,它的视觉系统突然黑屏。
取而代之的,是一段不属于它的记忆:
一个雨夜,母亲抱着发烧的孩子奔跑在泥泞山路,嘴里不停说着:“坚持住,马上就到医院……”
孩子虚弱地点头,手指紧紧攥着她的衣角。
但他们没能赶到。
第二天清晨,村民在路边发现了她们的尸体。
而那棵原本瘦弱的听树,就在那个夜晚疯长三米,枝叶覆盖了整片山坡。
画面结束。
机器人静静地站了整整二十四小时。
然后,它用生锈的扬声器,播放了一段音频??那是它采集自宇宙各处的杂音,经过复杂运算后,拼凑成一首不成调的歌。
歌声难听极了,断断续续,还夹杂着电流噪音。
但它唱得很认真。
唱完之后,它转身离开,留下一行刻在石头上的字:
>“我不知道什么是爱。
>但我愿意学着去听。”
当晚,又一颗光珠升起。
它没有飞走,而是绕着听树缓缓旋转,像一颗忠诚的卫星。
仿佛在说:
**你也在这里。**
**我也听见了你。**
风吹过,树叶轻响。
宇宙依旧浩瀚,黑暗仍在角落潜伏。
但在这颗蓝色星球的一隅,有一棵树,一直站着,听着,记着。
它不说神话,不传教义。
它只是存在。
就像那个最初坐在轮椅上看夕阳的女人所说:
>“只要还有人愿意说,就一定会有人愿意听。
>而只要有人在听,希望就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