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新疆喀什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阿依古丽。我们学校三个月前开始试点LifeOS教学系统,但昨天突然全部无法联网。经查,本地运营商封锁了所有含‘萤火’特征码的数据包。孩子们……再也看不见手语翻译了。”
王曜盯着屏幕,心跳加快。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某个地方力量已经开始系统性封杀LifeOS的传播路径。
他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召开紧急会议。没有开灯,所有人围坐在服务器机柜发出的幽蓝微光中。
“不能硬碰。”贾会计冷静分析,“一旦正面冲突,对方完全可以以‘安全审查’为由全面下架。我们必须绕过去。”
“离线方案。”小宇忽然开口,“我们之前做的‘蜂巢缓存’还能用吗?”
众人一怔,随即反应过来。
所谓“蜂巢缓存”,是LifeOS早期为应对非洲网络中断问题设计的一种P2P本地共享机制。设备之间可通过蓝牙或Wi-Fi直连,自动同步关键数据库,哪怕完全没有互联网,也能维持基础功能运转。
“如果我们在喀什部署一批预载完整手语库的旧手机,形成局域网集群……”甘微迅速补充,“就像地下图书馆一样,信息照样流通。”
“而且没人能查到源头。”韦志远咧嘴一笑,“毕竟,谁会怀疑一群孩子在‘传作业’呢?”
计划定名为【烛火行动】。
三天内,团队秘密改装了两百台二手安卓设备,内置最新版离线手语翻译引擎、应急指南和教学资源包。外壳贴上卡通贴纸,伪装成学生课外学习工具。通过一家公益物流渠道,以“偏远地区助学物资”名义发往南疆。
与此同时,王曜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他在个人微博发布一条动态:
>“听说有人觉得LifeOS太‘危险’?
>那不如我们把它变得更‘无害’一点。
>下周上线‘宠物模式’:支持狗叫识别+猫语翻译(伪)。
>让大家放心,这系统连猫狗都能伺候,总不至于颠覆社会吧?”
配图是一只戴着手套的柴犬,爪子比出“汪”的手语姿势。
网友笑疯了。
#狗都能用手语了#瞬间爆火,连央视新闻官微都转发调侃:“建议纳入导盲犬培训课程。”
这场戏谑般的公关操作成功转移了注意力。而在公众视线之外,喀什的“烛火”已悄然点燃。
十天后,阿依古丽发来第二封邮件,只有一个音频文件。
播放后,是一群孩子的笑声,夹杂着清晰的手语播报声。有个小女孩的声音怯生生响起:
>“老师,我现在能‘听’懂你在说什么了……你刚才说,春天快来了。”
王曜闭上眼,久久未语。
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会有硝烟,也不会有胜利宣言。它存在于每一次信号穿透封锁的瞬间,存在于每一个原本沉默的人第一次开口说话的刹那。
春天确实快来了。
二月,云南怒江峡谷传来好消息。一支由傈僳族青年组成的“数字护林队”利用LifeOS改装无人机,搭载红外摄像头和语音广播模块,在高海拔区域巡山防盗伐。他们用母语录制警告词:“这片森林属于祖先,请回头。”每当发现可疑人员,无人机会自动播放,并将坐标上传至林业局。
更令人动容的是,这支队伍中有三位成员是听障者。他们通过震动反馈手套接收飞行指令,在悬崖峭壁间精准操控设备,成为整支队伍的核心技术支撑。
“原来残疾不是缺陷。”带队的村长在接受采访时说,“有时候,正是那些听不见风声的人,最懂得山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