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 第686章 女子就应该趋炎附势(第3页)

第686章 女子就应该趋炎附势(第3页)

“她叫杜若兰,”林小满翻开卷宗,“嘉庆十七年乡试解元,因拒婚权贵被逐出师门,后化名行医济世,著有《女科辑要》六卷。可惜,全被记在你外祖父名下。”

男子脸色惨白,久久无言。

七日后,他于狱中自尽,遗书仅八字:“我愧为人子。”

此事传开,民间哗然。越来越多男子开始追问自家女性先辈的事迹。有书生返乡翻修祖坟,发现曾祖母墓碑背面刻着“代夫理事,保族二十年”;有将军后人整理遗物,找到高祖母亲笔绘制的边防布防图……

记忆的雪崩,已然启动。

这一年冬至,皇帝破例允许百名平民女子牌位入太庙陪祭。仪式当日,天降大雪。苏清越立于昆仑山巅,遥望京城方向,手中贝壳微微发烫。

她知道,那一夜,无数长眠的灵魂都醒来了。

次年春,江南科举重启“女科”试点。考场外,数百少女列队等候,人人襟前别一朵紫茉莉。试题第一道写道:

>“请论述:何为真正的铭记?”

一位考生提笔写下:

>“铭记不是雕像,不是碑文,不是被人供奉。铭记是一个女孩敢于提笔写下自己的名字;是一个母亲告诉孩子,她的外婆也曾梦想成为大夫;是当有人说‘女子不行’时,你能平静地拿出证据,说‘她们不仅行,而且早已做到’。”

这篇文章后来被收入新版《女学通义》,题为《记之所在》。

而在北方一座小城,周玉娘走完了最后一程。临终前,她握着一个小女孩的手,轻声说:“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教更多人算术。告诉他们,有个叫周玉娘的老太太,曾经不肯忘记。”

女孩含泪点头。

葬礼那天,十里乡邻自发送行,沿途撒满紫茉莉花瓣。灵柩经过之处,孩童齐声背诵《粟米章》:

>“合分术曰:母互乘子,并以为实,母相乘为法,实如法而一。”

声浪滚滚,如风穿林。

与此同时,西南边陲一处荒岭,一支勘探队意外触发机关,露出新的洞口。入口石碑上,赫然刻着三个字:

>**静音井?叁**

消息尚未传开,但苏清越已感知到了。

她站在海边悬崖,海风掀起白衣,胸前贝壳熠熠生辉。远处渔船点点,归来的孩子们在沙滩上堆砌城堡,其中一个女孩捡起贝壳,在沙地上用力写下三个字:

>**我在这里。**

苏清越嘴角微扬。

她转身离去,脚步坚定。

风中,似有万千声音低语:

“我们还在记得。”

“我们还在创造。”

“我们,从未真正沉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