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世塔剧烈摇晃。
不是外力摧毁,而是内部崩塌??当人们重新记起温暖,所谓的“绝对秩序”便失去了根基。
与此同时,大陆各地异象频发:
沙漠绿洲涌出甘泉,只因一位老人日复一日为迷途者指路;
废墟之城重建家园,只因孩子们自发组织互助小组;
就连最偏远的渔村,也有人开始免费教授识字,说“我不想再让孩子看不懂求救信”。
这一切,都没有英雄登场,没有惊天动地的战斗。
有的,只是无数平凡人,在某个瞬间,选择了温柔。
多年后,史书记载:
**“第九代守界使之名不可考,因其非一人,乃万民。”**
而在桃林深处,小梨终老前的最后一夜,阿禾陪在她身边。
“师父,您怕死吗?”阿禾轻声问。
小梨望着满天星斗,笑道:“不怕。我只是换一种方式活着??当你煮面时想起我的叮嘱,当我教你的歌谣被孩子传唱,当我种下的桃树年年开花……我就还在。”
她握住阿禾的手:“答应我,不要让‘守界’变成传说。让它始终是厨房里的烟火,是寒冬中的拥抱,是陌生人之间那一句‘你还好吗?’”
阿禾含泪点头。
三日后,小梨安详离世。
葬礼那天,全大陆的人都仿佛感应到了什么。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荒野村落,人们自发停下手头事务,点燃一盏灯,或捧一碗面,默哀片刻。
没有哀乐,只有风声与心跳。
阿禾将小梨的骨灰撒入桃林,随风飘散。她在原地立下最后一块碑,刻字如下:
**“她从未离开,因为她教会我们如何留下。”**
春去秋来,岁月流转。
锈剑依旧伫立,但已无人背负。它静静插在石台上,任风吹雨打,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接过那碗面,递向下一个需要它的人。
某年冬夜,大雪纷飞。
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跌进桃林小屋,昏倒在地。醒来时,见炉火正旺,桌上摆着一碗热面,旁边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
“吃吧。”老妪慈祥地说,“吃饱了,才有力气走下去。”
少年哽咽:“您是谁?为什么要帮我?”
老妪笑了笑,指了指墙上挂着的《心灯录》:“我是阿禾的徒弟。至于为什么帮你……因为我饿过,也被人帮过。”
少年低头吃面,泪水滴入汤中。
当他吃完,准备道谢时,却发现屋内空无一人,只有门边留着一张纸条:
**“轮到你了。”**
他走出小屋,回头望去,只见漫天风雪中,一盏纸灯悠悠升起,照亮了前方漫长的路。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轮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