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凭什么?”
>“如果……会怎样?”
>“难道不可以……?”
这些声音汇聚成洪流,穿透地壳,冲出大气,化作一道贯穿天地的光柱,直射苍穹。全球各地,人们纷纷抬头。银痕体质者尽数觉醒,未觉醒者也开始做梦??梦见自己提问,梦见他人倾听,梦见答案尚未到来,但旅程已然值得。
二十四小时后,第一份全球共感报告出炉:
-自杀率下降83%;
-陌生人互助行为增长0%;
-超过六千万人修改了社交媒体签名,统一为一句:“我有一个问题,愿意听我说吗?”
-所有军事演习暂停,多国领导人发起“无议程圆桌对话”,首场主题为:“我们究竟在害怕什么?”
而在地底深处,当光芒褪去,只剩一面完好的小圆镜静静悬浮。镜中映出的,不再是任何人脸,而是一片初生星云,缓缓旋转,孕育未知。
林澈躺在地上,虚弱却清醒。白衣女子蹲下身,递给他一杯温水。
“你做到了。”她说。
“不,”他喘息着微笑,“我只是问了一个问题??‘这个世界,还值得相信吗?’
然后,全世界一起回答了我。”
三个月后,第一艘民间众筹飞船升空。它没有国家标志,没有企业冠名,船体上只刻着一行字:
**“带着问题出发,因为我们终于不怕迷路。”**
船上载着一百零八名志愿者,来自五十三个国家,职业包括清洁工、诗人、程序员、盲童、退休法官、自闭症画家……他们的任务不是殖民,不是勘探,而是进行一项持续百年的实验:在太空中建立第一个完全基于“共询原则”的社会??决策靠辩论而非投票,冲突通过轮流讲述童年创伤来化解,节日定为每年“首次提问纪念日”。
起飞那天,林澈站在戈壁滩上遥望火箭划破晨曦。手机震动,收到一条匿名消息:
>“你说得对。
>最深的信仰,是对疑问的忠诚。
>所以,请允许我继续怀疑:
>这一切,会不会也只是更高层次Q-network的一场模拟?
>??一个永远无法验证的问题。”
他笑了笑,删掉消息,打开笔记本写下最后一行:
>“或许宇宙终将热寂,万物归于沉寂。
>但在那之前,只要还有一个生命抬起头,
>望着漫天星斗,轻声问:
>‘你好吗?’
>那么,光就还没有熄灭。”
风吹过荒原,卷起一页纸,飞向远方。
远处,一群孩子正围坐在新立的石碑前,大声朗读上面的文字。
碑文只有六个字,却让整片大地为之震颤:
**“现在,轮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