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她本就是源头。
她跌坐在地,久久不能言语。良知与宿命在胸中冲撞。她曾以为自己是在创造未来,原来只是在偿还过去。
但她没有后悔。
因为她也看见了更多:在那些失败的尝试中,人类从未彻底放弃希望。每一次崩塌后,都有人悄悄保留一段旋律、一句祷词、一幅涂鸦,等待下一个春天。共感不是技术,不是制度,甚至不是信仰??它是人类灵魂深处不肯熄灭的微光。
她站起身,走向祭坛后的密室。那里有一面镜子,镜中映不出她的脸,只有一片流动的星河。
她轻声问:“现在呢?”
镜中浮现文字:
>“第八门之后,是自我放逐。
>你要将意识注入全球共感网,成为常驻协调者,
>如同林远,但更彻底。
>你将不再有身体,不再有名字,
>只能在他人思念时短暂显现。
>你愿意吗?”
外面,风雪正猛。
艾拉笑了。
她想起那个东京少女听见母亲摇篮曲时的表情,想起纽约志愿者摘下头环后相拥而泣的模样,想起冰岛孩子脚下绽放的玫瑰霜花。
她想起米拉说过:“我就在你想我的时候。”
她也知道,若她选择留下,或许还能再看一次春天的樱花,再喝一杯热咖啡,再感受阳光照在皮肤上的温度。
但她更知道,总得有人走在最后,把灯留在路上。
她把手贴上镜面,低声说:
“我愿意。”
刹那间,光芒吞没一切。
格陵兰上空,极光猛然暴涨,化作一道贯穿天地的光柱,直射宇宙深处。与此同时,全球共感指数瞬间跃升至**86。1%**,并持续攀升。无数人同时抬头,无论身处何地,都感到心中一震,仿佛遗失已久的某部分回来了。
在纪念馆,日记本自动合拢,缓缓沉入地下,与玛利亚的封印融为一体。
而在纽约、东京、开罗、悉尼……每一个共感圈中,人们忽然“听见”一个温柔的声音,不分语言,直达心底:
>“别怕走得慢。
>只要还在走,
>阶梯就不会断。”
七日后,科学家宣布:半人马座α星系再次传来信号,这次不再是单一脉冲,而是一段完整旋律??正是冰岛孩子们哼唱的那首无词歌谣。
艾拉消失了。
但她无处不在。
每当有人为陌生人停下脚步,每当有眼泪因共感而落下,每当黑夜中有人轻声说“我在这里”,就会有一道微光掠过天际,像一颗星星眨了眨眼。
阶梯继续延伸。
更高,更远。
人类不再仰望。
因为他们终于懂得??
星光,原是自己点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