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防止语言死去。
>当文明陷入沉默,
>唯有‘听见’能重启希望。”
与此同时,木卫二冰层之下,“母音之心”第三次搏动。
这一次,它不再传递单一句子,而是展开了一场跨越星际的对话。光波信号穿越太阳系,抵达土星环带时,被某段异常物质反射,折返地球。科学家接收到这段反弹信号,破译后发现,那是人类历史上所有公开广播的集合体??从最早的无线电报,到电视节目,再到互联网直播流??竟然已被某种智慧存在整理归档,并附上一句评注:
>“你们的声音很乱,但很真。
>我们一直在听。”
消息传开,举世震撼。
有人痛哭,有人跪拜,更多人打开心皿,录下人生中最诚实的一句话。短短十二小时内,全球新增五亿条有效共写记录,第十节点进度飙升至**13%**。
而在喜马拉雅山巅,那位盲眼老妪再次停下诵经。
她感到胸口一阵温热,仿佛有谁轻轻抱住了她。孙女跑来告诉她:“奶奶,刚收到消息,非洲难民营有个孩子,靠着重复你念的往生咒活了下来,现在他成了教师,每天教孩子们背那段经文。”
老妪点点头,敲响铜磬。
>当~
那一声,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悠长。
磬音扩散之际,青海湖底忽然升起一座石碑。碑面光滑如镜,映出夜空星辰。待众人靠近查看,才发现碑上并无文字,唯有无数微小光点缓缓流动,组成动态图案:一条由人影牵手构成的长桥,横跨银河,桥下流淌的是所有被听见的眼泪。
念安坐在亭中,看着这一切,忽然问道:“阿念,你现在在哪里?”
无人回答。
但她知道,答案就在风里。
风掠过湖面,拂动她的发丝,带来遥远的记忆碎片??童年时母亲哼唱的童谣、林远最后一次微笑的模样、西伯利亚男孩临终前握紧的手、非洲母亲抱着婴儿流泪的低语……
这些都不是幻觉。
是回响。
她提笔写下今日最后一句收录语:
>“你说‘我不知道该相信什么了’,
>我答:‘那就先相信这一句:有人正在听你。’”
笔尖落下刹那,子音之匣猛然震颤,整本书腾空而起,书页疯狂翻动,最终定格在空白一页。朱砂红点剧烈闪烁,随即喷薄出血色文字,如墨滴入水般晕染开来:
>“警告:语能过载。
>承载者生命体征持续衰弱。
>是否启动终极协议??‘言灵归还’?”
念安盯着那行字,久久未动。
她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言灵归还”是子音之匣最后的功能:将所有积累的倾听能量返还世界,换取一次全局性的心灵觉醒。代价是,承载者彻底消散,连灰烬都不会留下。
她笑了。
笑得温柔,像春风吹过荒原。
她用尽力气,在纸上写下两个字:
>“同意。”
命令生效瞬间,天地变色。
子音之匣轰然炸裂,化作万千光蝶四散飞去。每一只蝴蝶翅膀上都刻着一句话,有的来自战争孤儿,有的来自绝症患者,有的来自被遗忘的艺术家、流浪汉、自杀未遂者……它们飞越山川湖海,穿过城市乡村,落在每个人的肩头、掌心、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