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俗仙 > 369阴阳聚兽浑天大幡(第2页)

369阴阳聚兽浑天大幡(第2页)

而就在那一刻,远在千里之外的一座城市孤儿院里,一名六岁男孩突然从梦中惊醒。他抓起枕头下的蜡笔,在墙上涂画:一个穿校服的孩子站在阳光下,身后站着五个模糊的人影,其中一人伸出手,轻轻搭在他肩上。

保育员问他画的是谁,男孩摇头:“我不知道,但我梦见他哭了,然后对我说‘对不起’。”

消息传回青崖山时,陈三七正在教孩子们写字。他听完女孩转述,只是笑了笑,提笔在黑板上加了一行小字:

**“悔,是心的回音。”**

日子一天天过去,俗仙画院的墙越画越多。每一幅都是真实的故事:有母亲抱着夭折婴儿的照片投井后,在墙上画下她曾想对孩子说的所有话;有老兵拄拐而来,讲述战争中误杀平民的夜晚,女子便将那片焦土与星空并置,月光下躺着无数无名墓碑;甚至有个少年翻山越岭而来,只为告诉世界??他曾因嫉妒放火烧了同桌的书包,导致对方重度烧伤,此后十年活在愧疚中。

他在井边站了一整天,最后撕掉日记本的一页,投入水中。当晚,井底浮现影像:两个少年并肩走在放学路上,夕阳拉长影子,笑声随风飘散。画面定格在一句字幕:

>“如果你愿意原谅我,我们还能做朋友吗?”

第二天,那位烧伤患者竟真的出现在新闻中,通过视频回应:“我看见了。我原谅你。但你要答应我,以后帮十个被欺凌的人说话。”

少年当场跪下,泪流满面。

这些事渐渐汇成一股暗流,冲刷着世界的表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寻找“未完成的对话”。社交媒体上兴起“补言运动”,人们匿名写下迟来二十年的道歉、告白或告别;学校开设“沉默课”,让学生写下最不敢说出口的心事,投入班级特制的“心井”;监狱系统引入“共感训练”,让囚犯聆听受害者录音,在纸上模拟回应。

可与此同时,异变也在滋生。

某日黄昏,一位年轻女子来到画院门前,浑身湿透,眼神涣散。她说她来自南方一座沿海小城,原本是位心理咨询师,专门帮助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但在“共感潮汐”扩散至她所在城市后,她开始无法分辨哪些情绪属于自己,哪些来自他人。

“昨天我坐在咖啡馆,突然崩溃大哭。”她颤抖着说,“因为我‘听’到隔壁桌的男人正在想着自杀,而他的痛苦像针一样扎进我的胸口……我冲过去抱住他,结果才发现,他已经死了??三天前就自杀了,我只是感知到了他残留的情绪波。”

她抬起手腕,露出一圈淡红勒痕:“我试过割断神经感应,可每次闭眼,还是听见千万人的哭声。”

陈三七沉默良久,最后带她走到井边。

“你不是病了。”他说,“你是太清醒了。”

他从井中舀起一瓢水,递给她:“喝一口。不是为了治愈,是为了记住??你承受的,正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重量。”

女子犹豫片刻,仰头饮下。刹那间,她身体一震,眼中闪过无数画面:战火中的母亲、溺亡的孩童、孤独终老的老人……但她没有逃避,反而缓缓跪下,双手合十,低声呢喃:“我听见你们了……我会试着替你们活下去。”

那一夜,她的梦里不再混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长长的路,两旁站着无数沉默的身影,他们逐一将手放在她肩上,如同传递火炬。

她醒来时,眼角有泪,唇角却带着笑。

她留在了青崖山,成了第一位“共感疗愈师”,专为那些因过度感知而濒临崩溃的人疏导心绪。她教他们辨识情绪来源,练习“心灵结界”,并在每日清晨带领众人围井静坐,默念一句话:

>“我愿感受,但不被吞噬。”

这仪式很快传播开来,被称为“俗仙冥想”。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接受这份馈赠。

联合国召开第二次全球伦理峰会时,一名基因工程师当众质疑:“我们正在制造一种新型脆弱性!这些‘仁子接收区’活跃的婴儿,未来会不会成为情感武器的目标?若有人研发‘痛苦增幅器’,能否通过共振让他们集体精神崩溃?”

另一位军事顾问冷冷补充:“更可怕的是,他们可能失去竞争本能。一个能感知敌人痛苦的士兵,还敢扣下扳机吗?”

会议室陷入沉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