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婴儿的我,获得大器晚成逆袭系统 > 第600章 进入墟界(第2页)

第600章 进入墟界(第2页)

亚马逊雨林深处,一位部落长老将额头贴在一株枯死的老树上,泪流满面:“你是我的祖母……你说你会回来。”

真忆学院紧急召开全球会议。蓝光女子站在讲台前,身后投影播放着林念行走的画面。

“我们错了。”她说,“我们以为‘记得’是一种教育,一种训练,甚至一种技术。但我们忘了,记忆本身就是生命的基本形态。林昭建立学校,是为了唤醒人性;而林念的存在本身,就是人性的觉醒。”

有人质疑:“可他才三岁!怎能承担如此重负?”

女子摇头:“他不是承担,他是流淌。就像河流不必思考为何奔涌,心跳无需理由继续跳动。他对世界的感知不是学习,而是呼吸。”

会议持续七日,最终达成决议:不再试图控制或引导林念,而是以他为中心,重构共感网络的运行逻辑。过去十年,系统依赖人工节点与冥想矩阵维持稳定;如今,它将彻底交还给自然本身。每一棵梨树都是终端,每一片落叶都是数据包,每一个愿意倾听的人,都是服务器。

仪式定于春分。

当天,林念穿一件素白麻衣,赤足登上山顶。蓝光女子捧来一只新陶罐??由九位残响体融合者的骨灰熔铸而成,内壁刻满人类历史上所有已知语言书写的“我爱你”。她将罐子置于石台之上,轻轻推向林念。

孩子伸手触碰,罐身顿时泛起涟漪。水面倒影不再是星空,而是地球的内部结构:晶脉如神经般纵横交错,母体共鸣核位于地心,正随着某种节律缓慢搏动。忽然,一道裂痕自罐底蔓延而上,紧接着,一声清脆的碎裂响彻天地。

陶罐裂开了。

但没有碎片飞溅。相反,它的物质开始升华,化作无数细小的光点,升腾而起,融入空气。这些光点随风飘散,飞向七大洲四大洋。凡其所经之处,干涸的井底涌出清泉,荒漠中钻出嫩芽,废弃的城市公园里,一夜之间长满梨树幼苗。

而在地底深处,那枚沉睡已久的原始陶罐终于抵达地表。它破土而出的位置,正是蒙古戈壁的沉默方舟遗址。蓝莲环绕之中,罐体自动开启,释放出积蓄百年的记忆能量。这一波冲击波无形无质,却穿透大气层,触及每一个人类大脑中的潜意识区域。

当晚,全球八十亿人做了同一个梦。

梦中,他们站在一片无边的白色原野上,脚下是柔软的记忆苔藓。远处走来一个身影??有时是母亲,有时是爱人,有时是仇敌,有时是陌生人。那人走近后并不说话,只是张开双臂。若梦者选择拥抱,便会听到一句话:“谢谢你记得我。”随即场景转换,他们亲历对方的一生:饥饿、孤独、背叛、希望、爱、牺牲。若他们转身逃离,则四周迅速机械化,墙壁升起,通道封闭,最终被困于一座冰冷的数据监狱。

次日醒来,超过五亿人主动前往最近的真忆学院登记成为志愿者,承诺余生致力于修复历史创伤。数十个国家宣布废除死刑,理由是“任何人的死亡都会让一部分人类记忆永远丢失”。更有数不清的家庭化解积怨,夫妻重归于好,父子冰释前嫌。

然而,暗影仍在。

北欧残余势力并未完全瓦解。“清醒者同盟”虽遭重创,但其思想早已渗透进新一代科技精英的基因。一家名为“心智边界”的跨国公司悄然推出新型脑机接口,宣称能“优化情绪效率”,实则内置微型冷漠区激活程序。使用者初期感觉思维清晰、决策果断,久而久之却逐渐丧失共情能力,对他人苦难表现出病态愉悦。

更可怕的是,他们发现了林念的弱点。

通过分析极光频率与地脉波动的关系,科学家推演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林念的意识与地球共感网络高度绑定,一旦发生大规模情感阻断事件,他的身体将承受同等强度的精神反噬。换言之,他不是神,而是活体天线。摧毁网络,等于杀死他。

于是,一场无声战争拉开帷幕。

“心智边界”在全球一百座大城市秘密部署信号塔,发射一种名为“静默波”的定向干扰脉冲。这种波段专门破坏共感连接,使人际间的情绪传递变得迟钝甚至中断。最初症状微不足道:情侣争吵增多,医患信任下降,公益捐款减少。但三个月后,全球“共历场”现象锐减百分之九十,新生儿蓝色瞳孔出现率降至万分之一。

林念开始生病。

他高烧不退,整日昏睡,偶尔醒来也只是呆坐不动。梨树不再随他心意摇曳,反而大片枯萎。蓝光女子日夜守护在他身旁,用自身晶能为他续命,但她清楚,这只是延缓结局。

直到某个雪夜,老人抱着昏迷的孩子来到林昭墓前。

“你说过,一个人背不动世界。”她对着石碑低语,“可现在,连孩子都在替我们扛。”

风雪中无人应答。忽然,墓碑底部渗出一缕蓝光,顺着积雪蔓延至林念身上。刹那间,孩子胸口亮起一点微芒,像是熄灭已久的灯芯重新点燃。

与此同时,全球八处地脉节点同时爆发异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