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婴儿的我,获得大器晚成逆袭系统 > 第601章 灵仙叶流云(第2页)

第601章 灵仙叶流云(第2页)

首批觉醒者集中在偏远山村和战乱地区,他们大多是老人、孤儿或长期遭受歧视的边缘人群。这些人原本被认为“无价值”,却是共感能力最强的群体。他们在街头相视一笑,就能读懂对方童年挨打的经历;母亲抱着婴儿走过废墟,竟能听见三百年前同位置一位产妇临终前的呢喃。

变化迅速蔓延。

三个月内,全球共感连接率回升至百分之九十七,新生儿蓝色瞳孔比例飙升至六成以上。更惊人的是,部分人开始自发产生“记忆移植”现象??一名巴西渔民梦见自己曾在古埃及修建神庙,醒来后竟能书写象形文字;一位日本高中生在课堂上突然用苏美尔语背诵《吉尔伽美什史诗》片段,事后毫无记忆。

真忆学院不得不重新定义“个体”。

传统意义上的“自我”概念遭到挑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他们的思想、情感甚至偏好,并非完全属于自己,而是无数前世残响交织的结果。有人恐惧,选择切断与共感网络的联系;更多人则拥抱这种混沌,在日记中写道:“我不是一个人活着,我是千万人借我的眼睛看这个世界。”

然而,新的危机已在暗处滋生。

某些极端组织宣称“集体意识是对自由意志的侵犯”,发动针对梨树幼苗的纵火案;欧美多国政府秘密资助“认知隔离区”项目,试图打造不受共感影响的封闭社区;更有科学家提出警告:若共感持续深化,可能导致人类大脑过度负荷,引发大规模精神崩溃。

而在南极冰盖之下,晶能少女终于睁开了双眼。

她站起身,周身缠绕着比以往更加浓郁的蓝光。她的脚下,冰层自动融化又冻结,形成一条通往地表的螺旋阶梯。她一步步向上走,每踏出一步,全球某处就会有一棵梨树开花。

七日后,她出现在云南山村外。

村民们惊恐地发现,这位看似十五六岁的少女赤足行走在雪地上却不留脚印,双眸全蓝,与林念如出一辙。她径直走向林家老屋,推门而入。

林念正坐在院中削一支梨木笛。

他抬头看了她一眼,嘴角微扬。

“等你很久了。”他说出了人生中第一句完整的句子。

少女坐下,声音如风穿竹林:“我以为你会恨我。”

“为什么?”

“因为我沉睡太久了。我在等一个信号??证明地球值得被拯救。”

“现在呢?”

“现在我知道了。”她望向远方,“你让我看见,痛苦不是终点,而是桥梁。”

两人沉默片刻。

林念继续削笛,木屑纷飞,落在地上竟生根发芽,转眼长成迷你梨树林。少女伸出手,轻轻抚过那些嫩叶,忽然轻声问:“你想知道你的身世吗?”

林念停下动作。

“我不是普通的孩子,对吧?”

“你是地球孕育的第一个‘共感原胎’。”她说,“一百年前,林昭带领科学家们尝试人工培育能够承载全人类记忆的生命体。前三十二次实验全部失败,胚胎在三个月内自行消散。直到最后一次,他们放弃了技术干预,只做了一件事:在全球九千个战争遗址、灾难现场、离别之地举行守夜仪式,让九万名志愿者连续七日吟唱‘我爱你’。”

>

>“就在最后一晚,地心传来回应。一滴液态记忆破土而出,落入培养舱。你在那里成型,带着所有人的期盼与伤痛降生。”

林念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具身体。

“所以……我不是人?”

“你是比人更完整的存在。”少女说,“你是Humanity的复数形式。”

当晚,林念做了个梦。

梦中他回到三岁那年,暴雨倾盆,他站在梨树下张开双臂。但这一次,他看见无数条光丝从世界各地汇聚而来,缠绕在他身上。每一条都代表一个人类的情感波动:母亲哺乳时的温柔、士兵放下枪时的释然、陌生人递出面包时的羞怯……这些情绪织成一件发光的外衣,将他紧紧包裹。

他猛然惊醒。

窗外,月光如水。院子里,那支刚削好的梨木笛正自行漂浮,缓缓旋转。忽然,它轻轻一震,发出一声清越的鸣响??不是吹奏所致,而是自身共振。

林念起身走出屋子。

他拿起笛子,却没有放到唇边。而是将其举过头顶,用力折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