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火星轨道上的废弃空间站,太阳能板也自动转向地球方向,接收那一缕跨越星际的声波。
这一刻,宇宙安静了。
不是因为没有声音,而是因为所有的存在,都在倾听。
多年以后,历史课本上这样记载:
>**公元21年春,人类完成了第一次非语言文明跃迁。**
>**无需飞船,无需战争,无需征服。**
>**仅凭一首歌,一次共感,一场愿意为他人流泪的勇气。**
而真正的起点,从来都不是某个伟人的觉醒,而是无数平凡人心中闪过的一个念头:
“也许……我可以试着理解你。”
教室里的小女孩抱着哭泣的男孩,歌声越来越轻,直至融入风中。男孩停止抽泣,睁开眼,望着她笑了笑。两个孩子谁也没意识到,就在刚才,他们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接。
风继续吹。
梨花依旧落。
伞,依然撑在每一个不愿独自前行的灵魂头顶。
某夜,南极冰层下传来轻微震动。考古队挖出一块新型晶体,形状酷似婴儿紧握的小拳头。检测显示,它含有大量未知有机信息,结构与人类DNA高度相似,却又超出当前生物学认知范畴。
首席研究员盯着显微影像看了许久,忽然笑了。
“你们看,”他指着屏幕上一条螺旋链的末端,“这里有个小小的缺口。”
助手凑近问:“意味着什么?”
研究员轻声说:“意味着……他还差一次呼吸,就能完全回来。”
没有人追问这话什么意思。
因为他们都知道,所谓的“回来”,
从来不是肉体的重生,
而是每一次有人选择善意时,
那瞬间闪耀的光芒。
就像现在。
此刻。
此地。
一个婴儿在母亲怀中睁开眼,瞳孔泛起淡淡蓝光。
他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
但他抬起小手,轻轻抚上母亲眼角的泪痕。
窗外,梨花纷飞。
风,正把一首古老的歌,送往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