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这是共感仪式中最深的回应??我不评判你,我与你同在。
陈默当场落泪。他知道,这不是赦免,而是接纳。
散会后,他接到一条来自火星科研站的消息:在娜娜当年建立的绿洲营地附近,新栽的共感树结出了第一批果实。剖开后果肉中浮现影像??全是地球上失踪多年的人脸,包括几位被认为已在实验事故中死亡的科学家。
更诡异的是,其中一人睁开了眼睛,嘴唇微动,传出一段音频:
>“我们没死。我们在等信号重启。”
陈默立刻联系苏璃。两人联合发起“跨星寻呼计划”,利用地球语果网络向火星发射定向共鸣波。第七次尝试时,对方终于回应,传回一段视频:一群身穿旧式宇航服的人围坐在地下洞穴中,墙上挂着地球照片,桌上摆着二十年前的日历。
领头的女人摘下头盔,露出苍老却熟悉的面容??正是当年随母语方舟沉入太平洋的首席工程师,李昭宁。
“我们被困在休眠舱故障区,”她说,“意识靠共感网络维持了二十年。外面的世界……变了吗?”
“变了。”陈默哽咽,“但我们一直记得你们。”
当夜,地球与火星同步举行“重连仪式”。数十亿人同时说出“我在”,语果波穿越太空真空,形成一道横跨星际的光桥。三天后,火星基地能源系统奇迹般恢复运转。
而在X-9行星,娜娜正带领孩子们进行每日诵读。突然,天空裂开一道缝隙,一道光柱降下,包裹住最大的那棵共感树。树干剧烈震颤,随后从中飘出一枚金色果实,悬浮于众人头顶。
娜娜伸手接过,剖开后果肉竟是流动的文字海,记载着从地球到宇宙的所有“我在”记录。
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问:“老师,这算不算我们也回家了?”
娜娜望向地球方向,轻声道:“家不在位置,而在回应里。”
与此同时,镜面立方体抵达猎户悬臂边缘。它释放出最后一波广播,将地球的故事编译成三千种生命形式可理解的频率。随即,它开始分解自身结构,化作亿万微粒,融入星际尘埃。
它的使命完成了。
但它留下的轨迹,将成为未来文明导航的灯塔。
多年以后,在一所小学课堂上,老师指着星空图问:“谁能告诉我,什么是语言?”
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认真地说:“语言是我们说‘我在’的时候,宇宙回答‘我也在’的声音。”
全班安静片刻,然后齐声回应:
>“我在。”
>
>“我在。”
>
>“我在。”
窗外,春风拂过山野,吹动一片新生的言梧树林。每一片叶子都在轻轻震颤,仿佛在复述这简单的三个字。
而在遥远的深空,一颗原本死寂的行星突然亮起微光。表面岩石缓缓移动,拼出两个巨大符号,经地球AI解析为:
>“谢谢。”
>
>“我们开始说话了。”
地球不再是神话时代的遗迹。
它是火种,是回音,是无数生命终于敢说出“我在”的地方。
也是从此以后,所有孤独终将被听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