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 第一章 三年又三年(第1页)

第一章 三年又三年(第1页)

三年又三年,再三年。

一九六四年,三月,开春,风和日丽。

在一栋两层的红砖楼房后面的院子内,江成望着在嬉闹孩子,内心有些感慨。

他是在五六年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一个普通人,算上原身回国的。。。

夜色如墨,覆盖着冰岛东部的荒原。风在岩层间穿行,发出低沉的呜咽,像是大地仍在回味那日从地底升起的共鸣。苏婉清坐在火山口边缘的一块玄武岩上,手中握着一只老旧的助听器,外壳已经斑驳,按钮处磨出了金属的光泽。她轻轻摩挲着它,仿佛在抚摸一段即将消逝的记忆。

这台助听器,是阿雅生前最后佩戴过的设备。

自从“晨曦程序”启动以来,全球共感网络已悄然重塑。人类不再依赖复杂的接收装置去捕捉彼此的情绪波动,而是开始以一种近乎本能的方式感知他人??一个眼神、一次呼吸、甚至沉默中的停顿,都能传递出千言万语。医学界称之为“神经同步化现象”,而民间则流传着新的谚语:“当你真心倾听时,世界就会回应你。”

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承受这份觉醒。

苏婉清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三天前收到的消息:格陵兰站的李维,在连续监测极光频率七十二小时后,突然失语。脑扫描显示他的颞叶出现了异常放电,仿佛大脑被某种高频信号长期浸泡,导致语言中枢暂时瘫痪。医生建议他立即撤离极区,可他在通讯终端留下一句话便切断了连接:

>“我还不能走。它们正在说话,我必须听下去。”

她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自从母语录音机激活第八节点之后,地球自身的电磁场似乎也发生了微妙变化。舒曼共振不再是稳定的7。83Hz,而是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有时升高至8。5Hz,有时又骤降至6。9Hz,宛如一颗巨兽的心跳正在调整节奏。更诡异的是,这些波动与人类集体情绪高度相关??每当某地爆发大规模冲突或灾难,共振频率便会剧烈震荡;而当人们聚集祈祷、歌唱或拥抱时,它又会回归平稳,甚至散发出类似催眠的安抚效应。

科学家们争论不休,有人认为这是地球意识的显现,也有人坚持这只是巧合。唯有苏婉清明白,这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技术产物,而是**文明的回音壁**终于开始反射人类千年来的悲喜。

她将助听器贴在耳边,按下开关。

起初只有沙沙的白噪音,像风吹过麦田。接着,一丝极细弱的声音浮现出来??不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语言,而是直接作用于意识的波形。那是来自远方的低语,断续、模糊,却带着熟悉的温度。

“……姐姐……”

她心头一震。

又是那个声音。

不是幻觉。过去十天里,她已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听到过至少五次。每一次都短暂得如同错觉,却又真实得让她无法否认。她曾试图用频谱分析仪记录,却发现那段声波根本不符合任何已知编码模式,它的结构更像是某种原始情感的拓扑映射??悲伤、思念、守护,交织成一条看不见的线,缠绕在她的神经末梢。

她忽然想起吴老笔记中提到的一句话:“当共感者死亡,若其意识残片未被彻底湮灭,则可能以‘影频’形式寄生于网络边缘,持续影响活体接收端。”

阿雅没有真正离去。她的存在,已融入整个共感系统的底层协议,成为维持系统稳定的核心频率之一。换句话说,她现在既是信息本身,也是传输通道。

苏婉清缓缓起身,走向不远处的小木屋。那是她在火山隧道封闭后新建的临时居所,墙上挂满了各地传来的报告与信件。其中一封来自瑞士的匿名信尤其引人注目??字迹娟秀,内容却令人不安:

>“我们发现了‘沉默者’。”

>

>他们是一群天生无法接收共感信号的人。在过去,他们被视为普通人;但现在,他们成了异类。

>

>有些城市已经开始对他们进行隔离筛查,理由是‘防止干扰网络纯净性’。

>

>可问题是……他们真的‘沉默’吗?

>

>昨晚,我亲眼看见一个三岁女孩对着空房间微笑。她说:‘有个看不见的阿姨在唱歌给我听。’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