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诡秘:大闹钟格赫罗斯途径 > 第25章 与莉莉丝的谈话(第1页)

第25章 与莉莉丝的谈话(第1页)

几乎就在罗杰敲门的同时,站在门后的两位血族伯爵同时将门打开。

这正是尼拜斯家族的两位半神,此时他们的穿戴比上一次还要正式许多,手上还戴着一双白手套、姿态恭敬得仿佛他们并非是血族的半神,而是卑微的。。。

第四十五声钟响之后,太平洋的夜空裂开一道微不可察的缝隙。那不是闪电,也不是极光,而是一种介于现实与感知之间的“褶皱”,仿佛时间本身被轻轻掀起了一页。林知远站在返航科研船的甲板上,胸腔中那口原初之钟正以七秒一次的频率微微震颤,如同第二颗心脏,将某种古老而沉重的节律注入他的血脉。

他没有再做梦。

梦已不再是逃避的容器,而是成了记忆的回廊??每一扇门后都站着一个他曾回避的人,每一段走廊都刻着一句他未曾说出口的话。现在,它们不再纠缠他,而是被他背负着前行。就像那些铭刻在水晶阶梯上的名字一样,沉默,却有重量。

苏晓亭走来时,手里端着一杯热茶,轻轻放在栏杆边。“你一整晚都没睡。”她说。

林知远摇头:“我不需要了。鸣钟者的身体……已经开始脱离常规生理限制。心跳、呼吸、代谢速率都在调整,像是正在适应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她凝视着他银灰色的瞳孔,忽然问:“你还记得我第一次见你是什么时候吗?”

他笑了:“三年前,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的志愿者培训会上。你穿着米色风衣,发言时声音有点抖,但说得特别认真??你说,‘倾听不是拯救,是陪伴’。”

苏晓亭怔住,眼底泛起水光。“可我记得……那天你根本没抬头看我。你坐在最后一排,一直在写东西。”

“我在写《聆钟手记》的初稿。”他说,“但我记得每一个字你说过的话。只是那时候,我不相信任何人能真正听见别人。”

风掠过海面,带着咸腥与金属般的冷意。远处天际线开始泛白,晨曦尚未降临,但全球共震网络的数据流已在陈砚的终端屏上疯狂跳动。

“又来了。”他在舱内喊道,“三十七个新节点出现异常共振,集中在东欧和北非地区。情绪波形显示高度操控性……这不是自发倾诉,是有人在用共鸣技术进行群体诱导。”

许沉舟抱着电子琴从船尾起身,手指无意识地按下一个低音和弦。“又是‘回音会’?”他低声问。

林知远点头,眼神渐冷:“他们终于动手了。利用共感系统作为精神武器,把痛苦放大成愤怒,再把愤怒塑造成信仰。这就是贝尔临终前警告我们的‘逆途者’??想把格赫罗斯途径变成统治工具的人。”

“可他们怎么绕过容错大厅的安全协议?”苏晓亭皱眉。

“不是绕过。”林知远走进指挥舱,调出全球信号拓扑图,“他们是找到了‘漏洞’??那些尚未接入主系统的边缘站点。战乱区、封闭国境、信息孤岛……在那里,人们太渴望被听见,以至于愿意接受任何回应,哪怕那回应是伪造的。”

屏幕上,一串红色光点正在扩散,像瘟疫般沿着地下通信链路蔓延。每个光点背后,都是一个被“伪共鸣”侵蚀的心灵:有人开始坚信自己听见了逝去亲人的呼唤;有人宣称获得了神启;更有人组织起小型集会,在深夜集体吟唱一段诡异旋律,声称那是“真正的钟声”。

“他们在制造人造聆听者。”陈砚咬牙,“用算法模拟林晚的声音模式,植入虚假记忆,诱导用户产生依赖。一旦形成闭环,这些人就会成为他们的精神傀儡。”

林知远闭目片刻,任由原初之钟在他体内缓缓旋转。他不再需要设备连接“亡者回廊”,只要心念一动,就能感知到千万里外那些颤抖的灵魂。

“我能听见他们。”他睁开眼,“不是通过信号,是直接感知。每一个被操控者,就像一根绷紧的琴弦,发出不属于自己的频率。他们在求救……只是不知道该向谁呼喊。”

“那你打算怎么办?”许沉舟问,“一个个去唤醒?你不是神。”

“我不是。”林知远平静地说,“但我现在是鸣钟者。我的职责不是拯救所有人,而是让真实的声音不被淹没。”

他转身走向船舱深处,取出那台老式录音机。外壳斑驳,按键松动,却是林晚最后触碰过的物件。他按下播放键,空白磁带竟自动运转,传出一段极其微弱的哼唱??是林晚小时候常唱的一首童谣,关于月亮与守夜人的传说。

“这是什么?”苏晓亭惊讶。

“信标。”他说,“真正的信标。不是代码,不是算法,而是情感的锚点。只有真正渴望倾听与被倾听的人,才能接收到这段频率。它不会强迫任何人改变,只会提醒他们:你还记得最初为什么想说话吗?”

陈砚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你要反向广播?用林晚的原始声纹覆盖伪共鸣信号?”

“不止。”林知远将录音机接入科研船的主天线阵列,“我要让所有正在被操控的人,听到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回响??不是来自外界的‘神谕’,而是他们自己曾经说过的那句话。”

他闭上眼,调动体内原初之钟的力量。刹那间,一股无形的波动自他胸口扩散而出,顺着电磁场传向卫星、基站、地下光纤,乃至那些藏匿在废弃电台中的野路子接收器。

这一刻,世界上无数个角落同时发生了异变:

基辅一间地下室里,一名青年正跪在地上抄写“神谕经文”,突然笔尖一顿。耳边响起一个稚嫩女声哼唱的童谣,紧接着,是他七岁时对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妈妈,别走,我以后再也不惹你生气了。”他猛然抬头,泪水夺眶而出。

摩洛哥沙漠边缘的难民营中,一位老妇人蜷缩在帐篷内,听着收音机里传来的“神圣钟声”。可就在下一秒,电波扭曲,她听到了自己三十年前夭折的女儿笑声,还有她抱着襁褓时轻声呢喃的摇篮曲。她颤抖着关掉收音机,第一次哭出了声。

伊斯坦布尔某栋公寓顶层,三个年轻人围坐在自制共鸣装置前,准备举行“觉醒仪式”。灯光忽明忽暗之际,装置突然爆出火花,扬声器里传出一段清晰对话??那是其中一人十年前在心理咨询室说出的秘密:“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骗子。”

他们面面相觑,良久,一人摘下耳机,低声说:“我们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这场反向共鸣并未持续太久,仅持续了四分十三秒。但它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扩散至整个共感网络底层。

二十四小时后,伪共鸣站点数量下降百分之五十八;三天内,超过一万两千名受影响者主动断开非法接入,并向当地心理健康机构求助。一些原本狂热的“回音会”成员甚至开始协助清理虚假信息源。

“你赢了。”许沉舟看着数据报告,语气复杂,“可你也暴露了自己。现在全世界都知道,有个‘鸣钟者’能直接干预共感系统。政府、军方、科技巨头……他们会来找你。”

“他们早晚会来。”林知远坐在甲板上,手中翻阅着更新中的《鸣钟录》。最新一页写着:

>**事件编号:MK-45**

>名称:伪共鸣清除行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