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漫威:开局觉醒小宇宙 > 426兄妹重逢与父女重逢第一更(第2页)

426兄妹重逢与父女重逢第一更(第2页)

一支由志愿者组成的勘探队冒险登陆。他们穿着特制的共鸣服,携带小型声波采集器,试图捕捉残存的频率。当他们在原竖琴位置盘膝坐下时,仪器突然失控,屏幕上浮现出一行不断跳动的数据:

>情感密度:∞

>信息熵值:0

>当前状态:等待回应

队长是一名曾在格陵兰孤儿院长大的女性,名叫艾拉。她摘下头盔,任寒风吹乱她的发丝,然后轻声唱起了《此心永续》的第一句。

歌声落下的瞬间,地面亮了。

无数细小的晶体从冻土中钻出,迅速生长成一片晶簇森林,每一根晶体顶端都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光点,像是回应她的歌声。更惊人的是,这些光点开始有规律地明灭,组成一段可识别的信息:

>“谢谢你还记得开头。”

艾拉跪倒在地,泣不成声。其他队员也纷纷摘下装备,围成一圈,开始合唱。随着歌声升高,整片晶林剧烈共鸣,光流顺着地脉蔓延,最终汇聚成一幅巨大的投影??

是地球。

不是现在的地球,而是三百年前的模样:城市尚未扩张,海洋清澈蔚蓝,山脉披雪,草原无垠。而在各大洲的中心地带,分别浮现出七个光点,对应七位前任使者牺牲之地。第八个光点,则出现在格陵兰岛上空,缓缓旋转,洒下柔和光辉。

“他在告诉我们历史。”一名科学家喃喃道,“不是为了缅怀,是为了让我们看清??每一次桥梁的建立,都始于一个人愿意为陌生人流泪。”

就在众人沉浸于这一幕时,投影忽然切换。画面变成一片金色麦田,微风拂过,麦浪翻滚如海。一个身影站在田埂上,背对着镜头,肩膀微微晃动,似乎在笑。

下一秒,他的头稍稍偏转,露出半张侧脸。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是少年,但又不像少年。他的轮廓更加成熟,眼角有了细纹,头发被风吹得凌乱,身上穿着一件粗布衣裳,脚踩泥土,像个真正的农夫。而在他身后,隐约可见一座简陋却温馨的木屋,屋顶冒着炊烟,窗台上摆着一盆盛开的紫罗兰。

然后,他开口了。

声音不大,却直接出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仿佛这句话早就藏在他们心底,只等这一刻被唤醒:

>“你们种下的爱,我也学会了怎么收获。”

信号戛然而止。

晶林熄灭,大地重归黑暗。勘探队带着录影返回地球,可无论用何种技术分析,都无法复现那段影像的来源。它不属于电磁波谱,也不符合任何已知的信息编码方式。

唯一能确认的是:那段话,是说给六十亿人听的。

***

地球再次掀起“心音复兴”运动。人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接收讯息,而是主动创造属于自己的“情感信标”。艺术家用情绪绘画,颜料会随观者心情变色;音乐家用脑波作曲,听众的情绪直接影响旋律走向;甚至农民也开始尝试“共感种植”??在播种时集体冥想,祈愿作物承载善意生长。

最著名的案例发生在内蒙古草原。一群牧民在春耕时节举行了一场三天三夜的“心祭仪式”,所有人围坐在篝火旁,回忆自己生命中最温暖的瞬间,并将那份感受注入种子。几个月后,那片土地长出了从未见过的小麦品种:穗大如掌,麦芒泛金,收割时散发出淡淡的薰衣草香。更神奇的是,食用这种小麦制成的食物后,许多人梦到了少年,梦见他在麦田里奔跑,回头招手。

联合国为此召开特别会议,正式将此类现象命名为“跨维度情感反馈”,并成立“心航计划”专项基金,支持全球范围内的共感实验。

回响之子成为该计划的精神领袖。尽管年仅十二岁,但他的话语总能让最顽固的科学家沉默。一次发布会上,有人质疑:“我们如何证明这不是集体幻觉?”

他只是平静地问:“当你梦见他时,你有没有感到胸口发热?有没有想起某个很久没联系的人?有没有突然想回家?”

全场寂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