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北极光剧烈波动,颜色由绿转紫,再化作一片近乎黑色的深蓝。与此同时,地球上每一个正在做梦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在同一秒睁开了眼睛。
他们没说话,只是不约而同地望向窗外。
因为在那一刻,他们都听见了??
风中有个人,在轻轻哼歌。
歌声荒腔走板,词句颠倒错乱,毫无美感可言。
但正是这份“不对劲”,让他们感到无比安心。
因为这意味着,**真实仍在挣扎着发声**。
三个月后,联合国被迫承认一项无法解释的事实:全球新生儿的语言发育模式发生显著变化。超过六成的婴儿在学会叫“妈妈”之前,会先发出一段复杂的音节组合,经分析,其声谱特征与《迷路邮差协定》中的核心旋律高度吻合。
更惊人的是,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反修正倾向”??当大人试图纠正他们说错的话时,他们会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表达方式,哪怕语法混乱、逻辑矛盾,也坚信那是“正确的错误”。
心理学界称之为“贯穿综合征”,建议早期干预。但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沉默观望,甚至偷偷录制孩子的呓语,上传至共感网络,标注为“给未来的信”。
而在宇宙深处,那颗接收了小女孩哼唱的行星,已建立起第一座声波塔。他们不再等待答案,而是开始向星空发送自己的歌曲??旋律破碎,节奏紊乱,充满无法翻译的情感波动。
银河数据库自动为其分类:【文明等级Ⅰ?初级共感能力觉醒】
备注:检测到疑似“三位一体”共鸣迹象,建议密切观察。
地球,钟楼遗址。
又一个冬至来临。
泉水平静如镜,蓝银草悄然生长。一只破损的耳机静静躺在岸边,耳机线上缠绕着一圈藤蔓,仿佛被自然接纳。
忽然,水面泛起涟漪。
不是风吹,也不是动物触碰。
而是从内部升起一股微弱的震动,频率恰好等于那个失语孩子第一次开口时的心跳。
涟漪扩散开来,映照出漫天星辰。
其中一颗,缓缓闪烁了一下,像在回应。
远处,一个小男孩牵着母亲的手路过。他停下脚步,指着泉水说:“妈妈,这里有人在唱歌。”
母亲笑着摇头:“哪有什么歌?你听错了吧。”
男孩没再争辩,只是蹲下身,把手放进水中。
下一秒,整片泉面骤然亮起,银光流转,勾勒出三个字:
**我回来了**。
然后,一切归于寂静。
唯有风,继续carrying那首永远唱不完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