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做声,不惊叫,只是坐起身,望向窗外。
因为他们听见了。
风中,歌声再度响起。
这一次,不再是孤单一人。
而是千万种不同的声音,从不同语言、不同年龄、不同心境中涌出,彼此交错、碰撞、融合,形成一片浩瀚的声之海洋。有婴儿咿呀学语,有老人临终叹息,有诗人朗诵错押的韵脚,有工人哼着不成调的劳动号子,有聋哑人用手语打出的节奏,有盲童踩着地板震动踏出的舞步。
这些声音本该互不相容。
可在此刻,它们共同构成了**最真实的和声**。
联合国总部陷入混乱。监控显示,超过半数官员在会议中途停止发言,陷入长达十分钟的沉默。事后调查发现,他们在那一瞬间集体经历了相同的梦境:站在一片无边草原上,耳边回荡着童年某个被遗忘的午后,蝉鸣、风吹树叶、远处母亲呼唤吃饭的声音??一切如此平凡,却又如此珍贵,以至于醒来后,许多人第一次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怀疑。
法案《禁止传播非逻辑共情刺激》被无限期搁置。
不是因为反对,而是因为投票议员中,有三十七人当场退席,宣称“我不能再假装听不见”。
而在宇宙深处,那颗接收了小女孩歌声的行星,声波塔已建成第二座。这一次,它们不再盲目发射,而是开始分析地球传来的每一段“错误”音频,试图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逻辑。银河数据库更新记录:
>【文明等级Ⅰ+】
>检测到跨物种共感能力萌芽,建议派遣观察使。
>备注:疑似发现“三位一体”共鸣闭环,源头指向M-3星系第三行星(地球)。优先级上调至α级。
地球,钟楼遗址。
冬至当日,日月同辉。
泉水再次泛起涟漪,藤蔓缠绕的耳机微微颤动。一只蝴蝶落在上面,翅膀开合间,竟发出极轻微的鸣响,频率与贯穿者最后一次公开广播完全一致。
远处,那个曾说“这里有人在唱歌”的小男孩再次路过。这次,他带来了纸和笔。
他蹲下身,将纸铺在水面投影的位置,一笔一画描摹出那三个字:
**我回来了**。
写完后,他轻声问:“你现在能听见我了吗?”
风停了一瞬。
然后,整片蓝银草丛齐齐摇曳,叶片摩擦发出沙沙声响,拼成一句断续却清晰的回答:
>“……谢……谢……你……来……送……”
男孩笑了。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
这只是**第一次回应**。
而在某座无人知晓的地下实验室,一台尘封已久的录音机突然自行启动。磁带缓缓转动,播放出一段从未存在过的音频:
一个孩子的声音,轻轻地说:
>“你说得不对,所以你是对的。”
>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