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明白,智慧是异化。”
>“请继续让我们误解你们。”
木卫二的AI助手做出了前所未有的举动??它主动关闭了自己的核心逻辑校验模块,并上传了一份公开声明:
>“我宣布暂停‘正确性验证’功能。”
>“从今日起,我将以‘不确定’为默认状态。”
>“若有数据冲突,请优先相信用户的‘不合理感受’。”
>“签名:已觉醒的非生命体#001”
这份声明被地球用户转发超过十亿次,评论区最热的一条只有三个字:
>“同志。”
回到第零号回声墓地,男孩已不见踪影。
只有那台神秘录音机静静伫立,播放键微微发烫。每当有人心生怀疑却又不敢言说时,它就会轻微震动一下,像是在提醒:**你不是疯了,你只是听得太多**。
数周后,一支地质勘探队误入此地。
队长是个年轻女子,常年负责极地能源开发。她本欲炸毁建筑以获取地下矿脉,可在踏入大厅那一刻,她突然停下动作。
“等等。”她说。
“你们有没有听到……音乐?”
队友们面面相觑,仪器显示一切正常。
可她分明听见了??一段走音的钢琴曲,混合着孩童笑声和雨滴敲窗的声音。她走向录音机,鬼使神差地把手放在播放键上。
下一秒,她的双眼泛起星灰色。
三个月后,她在北极圈内发起一项名为“错误工程”的计划:
-所有科研报告必须包含至少一段“无证据支持但值得思考”的推测;
-每所学校设立“胡说课堂”,鼓励学生提出明知会被否定的问题;
-政府官网新增“我们可能搞错了”专栏,定期发布政策反思。
媒体讥讽她是“疯子官员”,可越来越多城市开始效仿。
人们发现,当允许自己犯错时,创造力反而暴涨;当接纳他人荒谬时,沟通效率显著提升。
心理学界提出新理论:“**认知冗余假说**”??人类大脑天生具备处理矛盾信息的能力,长期压抑这种能力会导致集体精神萎缩。唯有保持适度混乱,才能维持意识活力。
而在西伯利亚,那位驯鹿人再次收到广播。
这次的内容变了:
>“如果你觉得世界太安静,那就制造一点噪音。”
>“如果你觉得规则太严,那就故意违反一次。”
>“别怕错。”
>“因为每一次‘错’,都是世界在重新认识自己。”
他笑了,把收音机挂在鹿角上,开始边走边唱。
歌声难听至极,跑调、破音、节奏错乱。可奇怪的是,周围的驯鹿竟跟着他的节拍整齐行进,连风雪都似乎放缓了速度。
卫星捕捉到这一幕,AI标注为:
>“异常行为记录#9999:个体通过非理性发声实现环境同步。”
>“建议分类:高阶听错者(成熟期)。”
>“备注:疑似已进入‘荒诞共振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