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军团,再增加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军团。
由傅良德、冯国、蓝屠、韩忠武统帅,任大元帅。
还有,五支主战军组成的二十万人军团,正式改名为兵团。
整体而言,大乾军队的力量结构没有发生大变化。
十大军团、集团军、兵团、主战军,以及驻扎县郡的地方兵。
十大军团主將称元帅、也可称大將军。
集团军主將可称上將军。
兵团主將可称將军。
主战军主將可称指挥使。
地方兵无需多言。
五个层次,实力分明。
唯一不列入其中的,就是直属皇帝的禁卫军了。
弄完这些,得出结果的明古,彻底进入了带兵、应该说带將的状態中。
大乾凡是达到兵道第五境巔峰的,以及兵道第六境的,都要跟隨明古一段时间,分批次来。
徐到等六人同样如此。
蓝屠四人就没必要了,他们的潜力差不多耗尽,再跟著也没用。
只有漫长的时间、积累,或许能有所进步。
时间一点点过去,大乾高层將领的兵道境界,在日益提升。
曾经那些困於兵道第五境巔峰的人,一个接著一个突破了。
这代表著大乾军队的实力,不断增强。
整体国力,自然更是如此。
洪武十元五万年左右,明古跟群臣商议后,再次修改了一部分官制。
將神之一品,分为正一品、从一品两个层次。
从一品的年俸,跟之前一品一样。
正一品的年俸,增加到百万鼎国运。
这个划分主要就是针对兵道第七境的元帅。
首先在品级上,高兵道第六境、突破至神王境的上將军们一筹。
更重要的,是大乾军队越发强大,元帅必须要儘快提升自身实力,否则无法发挥出大军的巔峰战力。
爵位隨之变化,国公、侯爵仍是三等,伯爵变为四等,共十等神之爵位,对应多出来的从一品。
洪武十一元年到十二元年,在明古的扶持下,大乾一共二百三十六位兵道第六境,全部突破至神王境,成为大乾基石的一份子。
洪武十二元年开始,十大军团的將士標准,正式提升到了王者境巔峰。
集团军再次扩军,由十个兵团、扩张到二十个兵团。
洪武十三元年,因为教导大乾眾將的原因,日常修炼耽误了不少时间。
最终,在洪武十三元十一万年整时,明古的三大神通第十层达到大成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