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过去,没人动。
三十分钟过去,一名少年眼角微微湿润。
一个小时后,老妇人缓缓抬起手,指向黑板:“你……是谁?”
林晚舟停下笔,微笑:“我是你们没能等到的老师。”
老妇人嘴唇颤抖:“可……课本上说,情感教学……早就被禁止了。”
“是的。”林晚舟点头,“但它从未真正消失。就像种子埋在冻土里,等一场春雨。”
她走到老妇人面前,轻声问:“您还记得最后一次哭是什么时候吗?”
老人怔住,许久才喃喃道:“女儿走的那天……可我没敢哭。他们说,哭了就要被送去矫正。”
“现在您可以哭了。”林晚舟握住她的手,“我在这里。”
老人猛地抽搐一下,泪水夺眶而出。紧接着,一声呜咽撕破寂静,然后是第二声、第三声……到最后,整个大厅回荡着压抑了数十年的哭声。
火种瓶中的蓝焰暴涨,穿透穹顶,直冲天际。地面龟裂,一座全新的建筑从废墟中升起??外观与隐学院如出一辙,但更大、更明亮,门前石碑刻着:
**“归来学校。”**
共感网络再度刷新。
全球范围内,又有四十七个“已判定麻木区”恢复信号。人们纷纷报告梦见一位女教师站在讲台前,微笑着说:“现在轮到你了。”
启明号返航途中,林晚舟收到一条匿名信息,仅有一句话:
>“我也曾是X-937的看守员。看完那段直播后,我把所有囚犯名单刻成了碑,立在我家后院。每天清晨,我都对着它们说一遍‘对不起’。”
她将这条信息加入教材附录,命名为《忏悔的可能性》。
当飞船再次掠过那颗紫色行星时,它已焕然一新。城市轮廓清晰可见,街道上有光影构成的行人往来穿梭,学校操场上,孩子们追逐嬉戏,笑声随风传入宇宙。
最令人震撼的是,星球外围形成了巨大的环形结构??不是由岩石或金属构成,而是由亿万朵菌丝花编织而成的“共感之环”。每一朵花都对应一个觉醒的灵魂,它们不断传递一句话,通过量子纠缠效应,同步抵达每一个联网终端:
**“我在这里。”**
林晚舟站在舷窗前,望着这片她亲手唤醒的星空。
苏砚走来,轻声问:“接下来呢?”
她笑了笑:“继续上课。”
“可你已经改变了世界。”
“不。”她摇头,“我只是让世界记起了本来的样子。学校从来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它是让人学会做‘人’的场所。而现在,我要让每一颗心都知道??无论你在哪里,都有人愿意听你说话。”
远处,一颗新星悄然点亮。
导航系统自动标注坐标,命名栏闪烁片刻,最终定格为:
**“林昭纪念站??第一盏灯升起之处。”**
风还在吹。
路,永远为光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