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齐心和齐仪在特惠军武者招生之中备受关注。
总得给她们多一点好处,
这两人也就对学校和他都会有心怀感激之色,
等到下一次招生的时候,就会有更多人来报的。
不过只是个小事情罢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殊不知多年之后,
他的这一个决定,
直接造就了一个宗师级最强指导导师齐爱国。
张永安这一天倒是抱着手机过了一天。
但是,并不是玩手机,
只是在邀请一些相熟的人参加明天的天王宴会。
一直到晚上也差不多才统计结束。
光是发邀。。。。。。
风在清晨的校园里低语,穿过记忆花园中新栽的幼苗,拂过尚未睁开眼的花苞。林晚舟站在讲台上,面前是高武学院新一届的学生??他们不再佩戴共感抑制环,也不再被要求签署“情感屏蔽协议”。取而代之的,是一人一枚火种瓶雏形,那是由忆语兰基因与生物神经网络融合而成的微型共鸣器,能将持有者最真实的情感波动转化为可共享的数据流。
“今天的第一课,”她声音轻缓,却穿透了整个礼堂,“不是战斗技巧,也不是能量操控等级测评。我们要学的是??如何倾听。”
台下一片静默。有学生低头看着手中微微发烫的火种瓶,仿佛它随时会爆裂出不属于自己的记忆;也有少年眼神灼热,像是终于等到了可以倾诉一切的时刻。
林晚舟抬起手,轻轻一握。她的火种瓶应声亮起,蓝焰流转间,一道模糊影像浮现于半空:一个穿着旧式军装的女人跪在雪地中,怀里抱着一名奄奄一息的孩子。画面没有声音,但所有人的胸口都骤然一紧,仿佛那刺骨寒风正吹进肺腑。
“这是1943年,西伯利亚战俘营外的一幕。”林晚舟说,“这位母亲叫安娜?科洛娃,她不是战士,也不是特工。她只是一个护士,在撤离命令下达后,偷偷折返去救一个被遗弃的孤儿。她没能活着走出那片雪原,但她最后三分钟的心跳频率,被一块埋在冻土下的怀表记录了下来。”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
“你们感受到的窒息感,是她在失去体温前的最后一口呼吸;你们指尖发麻的感觉,是她手指僵硬仍不肯松开孩子的那一刻。这不是模拟训练,也不是历史回放……这是共感的本质??当你愿意承担别人的痛苦,你就成了那段记忆的一部分。”
一名男生猛地站起身,声音颤抖:“可这太沉重了!我们为什么要背负这些?我们又没做错什么!”
林晚舟没有责备,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你说得对。”她点头,“你没有亲手杀死安娜,也没下令放弃那个孩子。但你知道吗?就在昨天,北极圈内最后一头野生北极熊因饥饿倒毙在浮冰上。它的胃里只有塑料碎片和铁钉。而制造那些垃圾的人类,早已死去百年。可它们的后果,落在了今天的我们身上。”
她走近几步,语气柔和却不容回避:“共感不是惩罚,而是连接。我们之所以能哭、能爱、能为陌生人流泪,正是因为人类从未真正孤立存在过。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更应如此。”
男生嘴唇动了动,最终缓缓坐下。他的火种瓶忽然泛起一圈暖光,像是某种内在的抵抗终于松动。
就在这时,苏砚从后台快步走来,脸色凝重。
“出事了。”他在她耳边低声说,“非洲刚果盆地边缘,出现大规模植物异变。原本沉睡的忆语兰群落突然集体苏醒,根系穿透岩层,形成直径超过五十公里的地下光网。已经有三支科研队失联,最后一段传回的画面显示……地底出现了类似遗迹核心的晶体结构。”
林晚舟瞳孔微缩。
“和木卫二一样的构造?”
“不止。”苏砚递过平板,调出一段频谱分析图,“信号频率与陈默目前释放的主波段完全吻合,误差小于0。001赫兹。而且……它正在主动呼叫地球上的其他共感节点,尤其是那些曾深度接入过K-7日志的人。”
林晚舟沉默片刻,转身面对全体学生。
“第二节课取消,所有人进入紧急响应状态。自愿参与‘深层共感链接’的同学,请到B区冥想厅集合。其余人员协助疏散非战斗人员,并启动校园防护结界。”
没有人犹豫。孩子们迅速行动起来,动作熟练得不像初学者。他们知道,这场变革从来不只是和平的庆典,更是责任的觉醒。
两小时后,冥想厅内已聚集了七十三名志愿者。他们围成同心圆盘膝而坐,每人手中捧着火种瓶,额头贴着特制神经导联带。林晚舟位于中心,闭目调息,将自己的意识缓缓沉入全球共感网络。
连接开始。
刹那间,万千记忆如潮水倒灌。
她看见十八世纪奴隶船上母亲咬破手指喂养婴儿的血痕;看见二战集中营里男孩用德语写诗只为记住母语的模样;看见2075年气候崩塌前夕,科学家关闭最后一座核电站时按下的红色按钮……这些都不是她亲身经历的,却是人类集体潜意识中无法愈合的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