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候可能差了一点,葱花也放多了……
>可这是我心里最诚的一碗。”
话音落下,他的身体开始发光。
不是耀眼的金光,也不是神圣的白芒,而是一种温暖的橙红,像灶膛里跳动的火焰。
他的身影渐渐变淡,最终化作一缕火苗,飘入灶中,融入那团燃烧了百年的柴火。
火焰猛地一涨,发出“轰”的一声轻响,随即恢复平静。
但从那天起,南岭的灶火再未熄灭过。
更奇异的是,每当夜深人静,若有心人靠近厨房,便会听见锅中水沸之声里,夹杂着一道低沉而温柔的哼唱??那是伪渊年轻时最爱的小调,也是林渊教他的第一首歌。
孩子们说,那是守灶人在唱歌。
他们继续传承“炊学堂”,教人做饭、练武、读书、相爱。唯一的考核,是看你能否为一个陌生人默默煮一碗面,不求回报,不说功德。
许多年后,一位星际考古学家来到南岭,试图研究这段历史。他翻阅古籍,走访遗迹,最终站在忆火碑前,问一个正在扫院的小童:
“你说的这些故事,真有其事吗?林渊、伪渊、释玄……他们真的只是普通人?没有逆天神通?”
小童抬头看他,眨了眨眼,反问:“你觉得,能让人甘愿放下刀剑、重拾锅铲的人,还不够强大吗?”
考古学家哑然。
小童笑着跑开,留下一句话:
“最强的武道,从来不在天上,而在人间烟火里。”
夜幕降临,南岭灯火通明。
厨房里,锅中汤沸,面香四溢。
一位年轻厨子舀起一勺热汤,轻轻吹了吹,递给身旁冻得发抖的旅人。
“面凉了,趁热吃。”
旅人接过,热泪盈眶。
他低头吃面,忽然觉得体内有一股久违的暖流涌动,命脉深处传来轻微的震颤。
他知道,这不是突破。
这是**觉醒**。
他抬起头,望向夜空。
那颗最亮的星静静悬挂,光芒柔和,宛如灶火。
他轻声说:“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
而在宇宙的另一端,某个贫民窟的巷子里,一个瘦弱少年正蹲在垃圾堆旁,用捡来的铁罐架起小火,小心翼翼煮着半包方便面。
他对面坐着一个哭泣的小女孩。
“别怕,”他说,“等面熟了,你就不会冷了。”
火光映着他稚嫩的脸庞,眼中闪烁着微弱却坚定的光。
这一刻,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但总有一天,会有人指着星空说:
“看,那颗新亮起来的星,是不是很像一碗冒着热气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