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杀死‘家’的概念。”火种乙哽咽,“再这样下去,人类就算存活,也已灭亡。”
男人闭上眼。
良久,他睁开,目光如炬。
他接过那本典籍,翻开第一页,提笔写下八个字:
>**“面即道,灶为国。”**
随即,他将木勺交给身旁的盲女阿芽:“你来掌火。”
阿芽一愣:“我……我看不见……”
“但你能听见火。”男人微笑,“而且,你现在手里握着的,不只是勺子,是未来。”
他又转向那位少校:“你也该做个选择了。继续当机器的爪牙,还是……找回你丢失的味觉?”
女人怔住。她慢慢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的嘴。有多久了?自从进入清源局,她再没尝过食物的温度。每天吃的都是标准化营养块,连咀嚼都成了多余动作。
她忽然蹲下,抓起一把雪塞进嘴里。
冰冷刺痛舌尖的瞬间,她想起了童年??母亲在冬天给她煮姜汤,一边吹一边喂,烫得她直跳脚,却又舍不得吐出来……
她哭了。
然后,她摘下肩章,扔进火堆。
“我加入。”她说,“我要学煮面。”
消息如风传遍宇宙。
第七日,南岭召开百年大会。来自三千星域的灶师齐聚忆火碑前,共同宣誓:
>“吾辈持勺,不持刃;
>不争王座,但守灶温;
>宁可身陨,不让火熄;
>面凉之处,即是战场。”
与此同时,第五灶星光芒暴涨,竟与前三星形成五边闭环,构成前所未有的“共业星阵”。天机阁观测到,每当有人因一碗面重燃希望,星阵便释放微量暖流,悄然修复附近星域的生态平衡。
更不可思议的是,某些极端环境下,开始自发生成“忆面树苗”。它们扎根于废墟、监狱、战壕,哪怕没有土壤,也能靠人类的情感波动汲取养分。
阿萤的“萤火聚落”成为新式灶法研究中心。她带领改造人们开发出“共情蒸笼”??利用群体脑波调节蒸汽温度,使食物不仅能果腹,还能缓解创伤后遗症。许多退役战士吃了这里的面,第一次睡了个安稳觉。
而那个曾倒下的风霜客,其事迹被编入教材。孩子们上学第一天,不是学算术,而是学如何安全点燃第一簇火苗。老师说:“你们手中的打火石,比任何神兵利器都珍贵。”
百年后的某夜,南岭再次降雪。
忆面树下,新一代“小面”站在碑前,手中握着传承下来的木勺。天上五颗灶星交相辉映,照亮他的脸庞。
忽然,锅中汤沸,蒸汽升腾,凝成两人身影。
依旧是林渊与苏璃。
他们相视一笑,齐声道:
“今天的面,火候正好。”
随后,身影消散,唯余一句飘散在风中:
>“宇宙之主,从来不是掌控最多力量的人,
>而是让最少之人,也能感受到温暖的那个。”
雪停了。
东方微明,第一缕阳光洒在锅上,映出一圈金边。
年轻的灶师们陆续起身,系好围裙,点燃炉火。
新的一天开始了。
新的火种,正在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