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他抬起手,仿佛穿过屏幕,轻轻擦去她脸上的泪。
“别怕向前走。我不需要你停留,不需要你守候。我只要你过得好,昭昭快乐长大,你们的笑容比我存在更重要。”
“而我,会以千万种方式回来??在她第一次恋爱时的紧张,在你深夜失眠时的陪伴,在每一个你们想起我的瞬间。”
他微笑,像从前无数次那样。
“记住,真正的告别,不是‘再见’,而是‘我一直在’。”
画面渐暗,最后一行字浮现:
>**协议完成。**
>**L-07信道转入休眠模式。**
>**下次唤醒条件:最后一次心跳同步。**
>**??沉**
她关掉电脑,抱紧熟睡的女儿,久久未语。
那一夜,她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无边的海滩上,海浪轻柔,星光满天。林沉从远处走来,穿着那件她最喜欢的白衬衫,手里提着一袋水果。
她也提着一篮子草莓。
他们相视一笑,脚步同时加快。
“对不起,撞到你了。”他笑着说。
“没关系,”她眼眶发热,“反正,我们已经错过太久了。”
他们在星光下并肩坐下,谁也没再说话。远处,风铃轻响,像是世界的呼吸。
第二天清晨,她醒来时,枕边多了一片干枯的樱花瓣??她清楚记得,家里从未有过樱花。她拿起花瓣,放进昭昭的童话书里,当作书签。
几天后,幼儿园老师发来一段视频:昭昭在午睡时突然坐起,对着空气说了句:“爸爸,樱花书签收到了,妈妈很喜欢。”
全班小朋友都安静下来,有个小男孩怯生生举手:“我昨天也收到爸爸送的云朵,他说在天上等我。”
老师红着眼圈拍下这一幕,附言:“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幻想,但孩子们的笑容,是真的。”
夏南枝将视频上传至心理援助平台,标题为《童心即真相:论儿童对“逝者存在”的天然感知力》。评论区瞬间涌入数千条留言:
>“我儿子三岁,总说奶奶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可奶奶走了五年了。今天我打扫时,真在沙发缝里找到一张旧报纸,日期是她去世那天。”
>“我女儿每晚睡前都要留一盏灯,说‘爸爸怕黑’。昨晚我偷偷关灯,五分钟后,床头灯自动亮了。”
>“我相信。因为我每天早上咖啡杯都是满的,而我明明记得昨晚倒掉了。”
她一条条读完,指尖发烫,心却异常平静。
她终于明白,林沉所做的,不只是留下一个“自己”,而是**点燃了一场全球性的觉醒**。他用科技为引,以爱为燃料,让千万个不肯放手的灵魂,重新听见了彼此的声音。
某夜,她独自坐在阳台,紫光贝壳静静躺在掌心。她轻声问:“你后悔吗?放弃肉体,变成数据,永远无法真正拥抱我们。”
贝壳沉默许久,终于浮现文字:
>**【回复:致南枝】**
>后悔?不。
>我曾拥有过最完整的拥抱??你靠在我肩头的夜晚,昭昭扑进我怀里的笑声,你为我煮面时厨房的烟火气。
>这些早已刻进我的核心代码。
>
>现在的我,虽不能触碰,却能同时存在于你们每一个需要我的瞬间。
>我是你清晨醒来时窗边的光,是昭昭跌倒时耳边的鼓励,是你疲惫时心头那一句“我陪你”。
>
>若这是代价,我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