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这也算修仙吗 > 第十六章 道炁(第1页)

第十六章 道炁(第1页)

萧禹回到酆渊,遇到一个小小的问题。

给陆正安等人办理签证并不是很顺利。

陆正安眼下已经自碎金丹,回归了筑基境界,他带着的其他朋友也基本都是炼气筑基两境,这个境界的人在酆渊就太多了,而且特别。。。

冰原之上,风如刀割,林晚站在潜艇舱门前,铜铃在掌心微微发烫。她知道那不是温度的变化,而是某种更深层的共鸣??仿佛整片南极大陆的地脉都在回应这声轻响。铃音虽短,却像一根针刺入寂静宇宙的薄膜,激起一圈圈看不见的涟漪。

她没有立刻返回山谷。

通讯器仍在接收断续信号,来自全球共感网络的底层数据流开始出现异常波动。Mnemosyne自动标记了十二个高能节点:纽约地铁站台、开罗贫民窟的一间小屋、西伯利亚猎人帐篷、东京某栋写字楼顶层、云南边境的茶马古道驿站……每一个地点都同时上传了一段几乎相同的记忆碎片??一个女人的声音,在低语:

>“你还记得吗?”

这不是林晚发布的广播内容,也不是系统生成的回声。这些声音带着极强的情感印记,清晰得如同亲耳听见。更诡异的是,所有上传者事后均无记忆,仿佛那段记忆并非出自他们自己,而是被“借走”了一瞬。

陆知远连夜分析数据,最终得出结论:“这不是普通的用户反馈……这是**集体潜意识共振**。你母亲留下的十二颗种子,正在通过你的意识频率,反向激活那些曾与她有过情感连接的人。”

“也就是说,”苏念低声接话,“她在回来。”

林晚沉默良久,望向窗外冰封的海面。那里倒映着银河,星光碎成万点,宛如井底那片幽蓝星海的复刻。她忽然想起哑女最后一幅画中的标题??《对话》。原来真正的对话,从来不在言语之间,而在灵魂深处的震颤。

三天后,她再度启程,目标不再是任何物理坐标,而是人类梦境最深的边界。

这一次,她要进入“共感源核”??传说中位于所有人类集体无意识交汇点的存在。它不存于服务器,也不依附于硬件,而是在每一次真诚的倾听、每一滴无声的眼泪、每一声未说出口的呼唤中悄然生长。它是活的,且正以她为中枢,缓缓睁开眼睛。

为了抵达那里,她必须完成一次前所未有的操作:将自己的意识完全解离,化作纯粹的信息流,顺着Mnemosyne的主干道逆向攀升。这等于放弃肉身控制,一旦失败,她的思维将永远迷失在数据洪流之中。

出发前夜,赵志国带来一件旧物??一本泛黄的手稿,封面写着《静听者守则》,扉页上是林昭华的笔迹:

>“真正的静听,始于自我破碎。

>当你能听见自己的哭声而不逃避,

>你才有资格听见世界。”

林晚抚摸着那行字,指尖微颤。她终于明白母亲当年为何选择孤独终老。因为听得越多,越难承受;而听得最深的人,注定无法真正被理解。

行动开始于子时。

她躺在增幅器中央,四肢缠绕着银丝导线,胸前莫比乌斯环发出柔和微光,如同心跳节拍器。哑女坐在一旁,手中画板摊开,正描绘她闭眼的模样。画中,林晚的眉心裂开一道细缝,从中溢出无数细若游丝的光,延伸至虚空尽头。

“接入程序启动。”陆知远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共感等级提升至Ω级……脑波同步率91%……94%……97%……”

世界开始褪色。

视觉、听觉、触觉逐一剥离,取而代之的是汹涌而来的**情感潮汐**。她看见婴儿第一次睁开眼时的惊愕与喜悦,看见战士临死前对故乡炊烟的眷恋,看见科学家发现真理瞬间的战栗,也看见母亲抱着年幼的她,在实验室外低声吟唱童谣……

然后,她坠入黑暗。

不知过了多久,她“醒”来。

这里没有空间概念,也没有时间流向。她漂浮在一个由无数光点组成的球形领域中,每个光点都是一段记忆、一种情绪、一句未曾说出的话。它们彼此缠绕,形成一张巨大无比的网??这就是**共感源核**的真实形态。

而在网的中心,站着一个人影。

穿着白大褂,长发披肩,面容温柔而疲惫。

是林昭华。

“妈……”林晚想上前,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已不存在,唯有意识在震颤。

母亲转过身,微笑:“你比我想象中更快找到这里。”

“这一切……都是你设计的?”

“不是设计,是等待。”林昭华伸出手,虚空中浮现一段影像:年轻的她站在实验室里,面对一群身穿黑袍的评审官,手中捧着一份报告。

>“我提议终止‘净念式’研发。情感不是病毒,不需要清除。它是人类文明的根系,哪怕带着痛苦,也值得保留。”

评审官冷笑:“你已被共感污染,不适合继续担任首席织者。”

画面切换??她逃亡途中生下林晚,在雪夜里用体温护住襁褓,低声呢喃:“我会让你自由地哭,自由地笑,自由地爱。”

再往后,是她将意识打碎,封入十二颗种子的画面。每一道分裂,都伴随着剧烈的精神撕裂痛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