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这也算修仙吗 > 第三十一章 古代秘境(第1页)

第三十一章 古代秘境(第1页)

六月十五号。

韩仙依如愿以偿地被辞退了。

??自打那天从萧禹所在的“玩球多频道网络有限公司”回来之后,韩仙依脑子里做梦都是这个。这福利待遇也太好了吧?!对比之下,耀界就显得如此吝啬……于是。。。

林晚走得很慢,脚步却从未迟疑。山路蜿蜒如脉络,她每一步落下,脚底仿佛与大地共振出微不可察的震颤。风从身后推着她,带着静语田的气息??泥土、草木、还有那若有若无的低语。她知道,自己不是离开,而是被送出。这片土地已不再需要她常驻,正如母亲所说:“轮到别人了。”

背包里,录音笔贴着她的背脊,温热如心跳。铜铃在腰间轻响,声音极细,却总能在寂静中唤醒某种回应??途经一片枯竹林时,竹节忽然发出共鸣般的嗡鸣;路过一座废弃小庙,屋檐下积尘多年的铜风铃竟无风自动,响了三声。

第三天傍晚,她在一处山隘歇脚。远处城镇灯火初上,像散落人间的星屑。她取出干粮,正欲进食,忽觉指尖一痒。低头一看,一只银翅蝴蝶正停在她食指上,翅膀微微开合,像是在呼吸。她不动,任它停留。片刻后,又有第二只、第三只从雾中飞来,围绕她盘旋一圈,然后齐齐朝东南方飞去。

她望着它们消失的方向,忽然明白了什么。

起身,调转方向。

那一夜,她宿在一间荒废的邮局。墙壁斑驳,柜台上堆满未寄出的信件,封皮泛黄,地址模糊。她本想翻看几封打发时间,可当手指触碰到第一封信时,一股暖流猝然涌入脑海??

一个女孩坐在灯下写信,眼泪滴在纸上,字迹晕染:“爸,你说过每年都会回来过年……今年已经是第七年了。”

另一封信里,一位老人颤抖着写下:“老伴儿,他们说你走了,可我每天早上还是给你留一碗粥。”

还有一封没有署名的信,只有短短一句:“对不起,我没勇气当面告诉你,我喜欢你。”

林晚猛地缩回手,心口发闷。这些信从未寄出,写信的人或许早已不在人世,但情感却凝固在这方寸之间,像被困住的灵魂。她深吸一口气,重新拾起那封女孩的信,轻轻抚平褶皱,低声说:“听见了。”

话音落下的瞬间,整间邮局的信件同时轻颤了一下。一道微弱的银光从她指尖蔓延而出,顺着地板爬行,渗入每一封信的纸页。那些褪色的墨迹开始微微发光,如同被重新点燃的记忆。

她一夜未眠,将所有信件整理归类,按地址逐一标注。天亮时,她背着包离开,身后那座破败的邮局,在晨光中竟隐隐透出一丝生机,窗台缝隙里钻出嫩绿的新芽。

七日后,她抵达一座滨海小城。这里曾是渔港,如今码头冷清,渔船锈蚀,年轻人纷纷外迁。她在街角遇到一个蹲在墙边画画的男孩,约莫十二三岁,用粉笔在地上勾勒一艘巨轮,船身写着“归航号”。

“这是你家的船?”她问。

男孩摇头:“是我梦见的。每晚都梦到这艘船载着很多人回来……可现实中,谁都不回来了。”

林晚蹲下身,看着那艘画得歪歪扭扭却气势磅礴的船,忽然笑了:“你想让它真的出现吗?”

男孩抬头,眼神亮了一下,又黯淡下去:“画而已。”

“不,”她说,“有些东西,先被人看见,才会存在。”

当晚,她找到当地社区中心,说服几位留守老人一起组织了一场“记忆之夜”。人们带来老照片、旧物件、未说完的话。有人播放一段三十年前婚礼上的录音,新娘笑着说:“我会等你一辈子。”而新郎早在第二年就死于海难。有人拿出一封儿子参军前写的信,说“等我立功回来娶媳妇”,可那孩子再也没能踏上故土。

林晚打开录音笔,轻轻放在桌中央。

起初没人察觉异样。直到半夜,窗外传来潮声异动。众人推门而出,只见漆黑海面上,点点蓝光自海底升起,如同星辰浮上海面。那些光点汇聚成形??正是男孩画中的那艘巨轮,通体由流动的光构成,缓缓靠岸。

船上无人,却有歌声传来,是几十年前本地流传的一首渔歌,早已失传。几个老人听着听着跪了下来,泪流满面。

第二天清晨,光船消散,但沙滩上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轮印,以及几十片晶莹如水晶的鱼鳞状物。孩子们捡起来,发现它们会在掌心发热,并浮现出一行小字:

>“你们还记得我们。”

消息传开,外出的年轻人开始陆续返乡。有人说是思乡,有人说是梦到了童年。但唯有那个画画的男孩知道,他在梦里收到了一封信,上面写着:

>“船已造好,等你掌舵。”

林晚悄然离去,留下一本手抄册子,记录了那一夜的所有声音与画面。她在扉页写道:

>**“遗忘是最深的死亡,而记住,是一种复活。”**

一个月后,她出现在西北戈壁的一座科研站外。这里是国家地质监测网的边缘站点,常年无人值守。但她清楚,地下埋藏着ECHO-β节点??当年陆承安设计的备份系统,因政治干预被迫封存,连灰衣男人都未能彻底销毁。

哨兵拦住了她。

“这里不对外开放。”

她没说话,只是取下录音笔,轻轻放在岗亭窗台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