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 4050(第21页)

4050(第21页)

叔寄摆了摆手,忙的都抽不出空来说话。

辰哥儿拿了两个小瓷瓯,伸脖问道:“圆妹,你吃什么馅的?”

“一样来一个。”圆娘笑道。

半晌后,辰哥儿端着一个满满当当的小瓷瓯递给圆娘,她十分诧异道:“这么些?”

厨娘解释道:“除了小娘子说的桂花糖馅,小郎君说的甜豆沙馅,我们大家集思广益觉得黑芝麻馅、核桃馅、松穰馅、杏仁馅、果子蜜饯馅应该也好吃,今早买了食材便尝试着做了些,小娘子快尝尝味道如何?!”

圆娘震惊!苏家厨娘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太强了吧!

刚炸出来的糖炸糕很烫,圆娘一边吹气一边迫不及待的往嘴里送。

辰哥儿等不及了,端着小瓷瓯跑到院子里吃,任嬷嬷忙里偷闲把他拎进厨房,边拎边说:“外面天寒地冻的,小心吃进凉气肚子疼!”

炸糕表皮酥脆,内里松软,馅料浓稠香甜,每口咬下去都是惊喜,几个孩子吃得不亦乐乎,连不甚爱甜食的苏迈都接连吃了好几个。

六郎扶着乳母蹒跚的走进厨房,闹着要吃糕,等不及晾凉便要伸手抓,乳母一个转身错眼看不到就吃的满身都是,偏偏乳母还抱不走,一抱便哭,就要吃糕!

辰哥儿说道:“先喂他些糖炸糕吧,六郎不把糖炸糕吃到嘴里是不会离开的。”

叔寄一边吃糕一边打量弟弟道:“你呀你,年纪虽小,胃口却不小。”

苏迈坐在一旁吃得斯文,看着六郎的目光却有几分柔软,家里这群孩子,还真就属六郎没赶上好时候,辰儿这么大的时候一家人在眉州和汴京,吃穿用度自不必说,叔寄这么大的时候,爹爹恰好出仕杭州,钱塘自古富庶,各色用度亦是数不胜数,待到六郎隐隐晓事了,一家人随着爹爹来到密州,密州多灾多难,爹爹忧国忧民,家里的日子这才紧巴巴起来,万幸密州的公务都处理妥帖了,可以过个松心年。

几人吃好炸糕后,又被朝云叫去量身裁衣,圆娘呜呼一声,捏了捏圆圆的腰,欲哭无泪道:“早知道就少吃两块了。”

拂霜在一旁笑着打趣道:“小娘子可是在为家里节省布料,大可不必,今日新买了许多鲜亮料子,小郎君们又用不到,足够小娘子用的!”

圆娘给她一个你不懂我的眼神儿,由着她自行体会。

这世上有哪个小娘子愿意自己是圆滚滚的,虽然她叫圆娘,可真的不愿长得也圆圆的呀。

待到绣娘量尺寸时,拂霜想了想,又道:“再放些量出来吧。”

圆娘连忙摆手道:“不要放,不要放,这样还富余着呢,还放,要放到海里去吗?”

朝云劝道:“小孩子长得快,兴许衣裳没做好,人就窜了两寸,不多放些量如何使得?”

圆娘勉为其难的点点头,见绣娘从长和宽里各放量两寸,又急忙说道:“宽里就不用放了吧。”

拂霜道:“当放,当放,不然衣裳做出来不好看。”

那行叭,圆娘的脸面得以保存,她大度的点了点头。

圆娘从屋里出来时,天空已经飘起细密的雪花,屋檐上落了一层洁白。

恰逢小郎君们从对面的屋子里走出来,几人又凑到了一处去。

辰哥儿望着空中飘落的雪花道:“往常在杭州的时候,若是落了雪必会去山寺里踏雪寻梅。”

圆娘摇了摇头道:“密州的冬天,应该不会有梅花绽放,会被冻死的。”

辰哥儿又道:“可见孤标傲物的前提是得活下去。”

圆娘又道:“梅花哪里有什么品格?不过是有品格的人观赏它,它也带了三分品格。”

苏迈站在二人身侧,感觉他们说的有理,亦是轻叹一声。

苏轼不知何时站在他们身侧,望着空中飘起的雪花说道:“密州倒是有一处地方能观梅,你们去不去?”

三人齐齐转头,说道:“去!怎能不去!”

于是,砚青去套马车,砚秋去收拾行装,圆娘身边的知雪,辰哥儿身边的春砚,都为各自的小主子准备出游的用具。

待上马车时,圆娘看到一篮子鲜鸡蛋有些诧异,不明白为何看梅花需要带鲜鸡蛋,这是什么特殊的仪式吗?可有何讲究?

苏轼见她疑惑便解释道:“今日去的那个地方,有一处汤泉,往年水量充沛的时候可以泡澡的,近年来受旱情影响,蜷缩成了一处绣垫大小的泉眼,不能泡澡了,倒可以温鸡蛋,功夫大了也能温熟。”

圆娘两眼放光,温泉蛋啊!她爱吃!

马车渐渐的驶入山中,最后道路崎岖,几人不得不下车徒步,到处白皑皑的一片,几乎看不到什么山路,万幸苏轼不是路痴,他方向感极强,带着一群小萝卜头翻山越岭。

辰哥儿紧了紧披在身上的斗篷道:“这里不会遇到什么饥肠辘辘的野兽吧?看着荒凉的很。”

苏轼笑道:“那倒不会,这里原先是前朝一个富户的庄园,因为战乱遗弃了,到了大宋朝建立,便被州府收为公用,之前一直做驿站来着,只是前些年生了一场大火,密州灾荒,州府无力整饬,便又荒废了。”

圆娘瞬间了悟,仰面问道:“师父有心重新整饬此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