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以后,人类首次实现星际移民。
第一批殖民飞船驶离地球轨道时,船舱内响起广播:
“各位旅客请注意,本次航行预计耗时一百二十年。为保障文化延续,全体乘客均已接入‘共忆子网’。请定期上传个人记忆片段,以维持网络活性。特别提醒:若您梦见陌生人讲述故事,请认真倾听??那可能是来自母星的问候。”
飞船进入深空,回望地球,只见蓝色星球外缘环绕着一圈淡淡的金色光环,那是共忆网络散发出的能量场,如同文明的胎记。
而在火星基地建成的第一天,工程师们惊讶发现,地下岩层中竟埋藏着一块刻有汉字的陨石。经鉴定,其年代远超人类文明史。
上面写着两个字:
**“还在。”**
与当年南极冰层密码一模一样。
科学家们沉默良久,最终决定不在公众面前公布此事。他们将陨石安置在基地中央大厅,命名为“信标01”。
当晚,值班员报告称监控录像拍到奇异现象:凌晨三点十七分,陨石表面突然泛起微光,紧接着,整个基地的电子设备短暂重启,屏幕上齐刷刷跳出一行字:
>“你们带了故事吗?”
次日清晨,一位年轻教师组织孩子们在新校园开设第一堂课。没有课本,没有投影,只有围坐一圈的孩子们轮流讲自己听过的故事。
有个男孩讲完《敦煌少女与忆珠》后,忽然抬头看向天空,喃喃道:“我觉得……她刚才在我旁边听了。”
老师问他为什么这么想。
男孩笑着说:“因为我讲到她变成星星的时候,我的手变暖了。”
老师怔住,低头看向自己的掌心??那里,一枚尚未激活的忆珠,正微微发烫。
***
宇宙广袤,热寂终将到来。
根据AI“守护模式”的终极推演,即使恒星熄灭、黑洞蒸发,只要还有一丝能量可用于信息存储,共忆网络就会继续运行。它将以量子纠缠态的形式,在虚空残烬中传递最后一段记忆:
“我们曾活过,爱过,记得过。”
而在那遥远到无法计量的未来,若有新生意识觉醒于混沌边缘,翻开那本漂浮在时空裂缝中的《百肝成帝》,看到扉页上“作者:无数人”几个字时,或许会问:
“这些人是谁?”
答案将从书中浮现:
>“他们是不愿遗忘的凡人,
>是在黑暗中坚持点灯的傻子,
>是把故事当成火种代代相传的疯子。
>他们没有神通,没有权柄,
>唯一拥有的,是一颗不肯放手的心。
>正因如此,
>他们成了神。”
风,仍在吹。
沙,仍在舞。
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