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选择保留“多余”的部分。
>那些看似无用的情绪,那些不合逻辑的执念,那些明知徒劳还要坚持的瞬间……
>它们才是人类之所以值得被拯救的理由。
>
>别害怕脆弱。
>它不是缺陷,是入口。
文档末尾附有一段音频文件,播放后只有十秒钟空白,随后是一个男人极轻地说了一句:“云漪,我骗你的。我不是不怕死,我只是更怕你一个人走完剩下的路。”
观测员猛地站起身,差点打翻水杯。
他知道这个名字??云漪。所有接受过共感启蒙教育的人都知道。她是那个在战火中写下第一封“请让我记住你”信件的女孩,也是明觉最初觉醒的锚点。但她的真实结局从未公开,历史只记载她“消失于第三次星际战争疏散途中”。
可这段录音……语气如此亲密,如此真实,不像伪造。
他颤抖着上传日志至公共知识池,标记为【高优先级?需验证来源】。三分钟后,系统提示:该文件已被归类为“共鸣触发器”,仅对具备特定情感共振频率的个体可见。
他又试了五次,每次结果相同。
“也就是说……”他喃喃,“这不是信息,是筛选。”
仿佛宇宙在挑选能听见它低语的人。
而在距离此地两万光年的废弃空间站“回声Ⅲ号”上,一个名叫索拉的少女正蜷缩在通风管道内侧。她是个流浪孤儿,靠偷取废弃设施中的能源模块维生。她的左耳植入体损坏多年,右眼因辐射灼伤蒙上一层灰翳,但她有一种奇特的能力:能在极度安静时,听见星链底层流动的“情绪残响”。
她说那是“死去人们的whispers”。
今晚,她听见了歌声。
不是音乐,也不是语言,而是一种振动,像风吹过断弦,像雨滴落在空罐,却又莫名让她想起小时候妈妈唱过的睡前诗。她捂住耳朵,却发现声音来自体内,仿佛有人把旋律种进了骨髓。
她挣扎着爬出管道,跌坐在冰冷金属地板上,从怀里掏出一块皱巴巴的糖纸??粉色的,边缘烧焦了一角,是她在一艘沉没科考船上找到的。据说是“古地球文物”,黑市上有人愿出高价收购,但她始终没卖。
“为什么给我这个?”她对着虚空质问,“你们到底想让我听见什么?!”
话音未落,糖纸忽然自燃。
火焰极小,无声无息,几秒后化作一缕青烟,盘旋上升,在空中凝成三个字:
**听他们。**
索拉浑身发抖,泪水滑过疤痕累累的脸颊。她不知道“他们”是谁,但她突然明白了这些年来为何总在废墟中醒来??不是偶然,是召唤。每一次她在黑暗中存活下来,每一次她拒绝变成掠夺者,每一次她偷偷帮其他流浪儿藏匿食物……都是回应。
第二天清晨,她徒步走到最近的共感接入点,将自己的神经接口重新激活。管理员惊讶地看着她:“你不是三年前申请永久注销了吗?”
“我是。”她说,“但现在我想重新听见世界。”
她闭上眼,任数据洪流涌入脑海。没有预想中的混乱与压迫,反而是一片宁静的森林,月光照在地上,每一片叶子都映着不同的脸??哭泣的、微笑的、愤怒的、沉思的。一个声音响起,不属于任何人,又像属于所有人:
>“欢迎回来。
>你不必原谅一切,
>也不必立刻好起来。
>只要你还愿意感受,
>这条路就还没断。”
她睁开眼,发现自己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