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便称之为:**“众名之歌”**。
与此同时,“明觉庭”的樱花树再次异变。
这一次,不再是花瓣拼出文字,而是整棵树的根系开始向下延伸,穿透火星岩层,深入地核附近。地质监测显示,一股温和的能量正沿着星球磁场缓缓循环,使得原本死寂的火星磁场开始复苏,大气层逐渐增厚,水汽凝结成云,第一场人工降雨之后,园中土壤竟自发长出了从未见过的植物??叶片如糖纸般轻薄,茎干透明如水晶,花开时散发出淡淡的巧克力香气。
更奇怪的是,这些植物只在夜晚开放,且必须有人类在场注视才会绽放。一旦无人关注,它们便悄然闭合,退回泥土中,仿佛羞怯的存在。
生态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只能记录下一句观察结论:
>“它们似乎……害怕被遗忘。”
索拉感知到了这份孤独。
于是她做了一件事。
她调取了过去三百年间所有与“糖”有关的记忆片段??艾娅收到第一颗糖的那个清晨,小男孩放在窗台的匿名馈赠,战争废墟中士兵分给难民的最后一块压缩糖,医院病房里老人握着孙女送来的彩虹糖泪流满面……她将这些记忆编译成一段可植入式意识程序,命名为《甜度档案》,并通过星链广播向全人类开放下载。
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在睡前接入系统,进入一段虚拟梦境:在那里,他们会遇见一个模糊身影的女孩,扎着马尾辫,笑容温暖。她不会说话,只会递来一颗糖,然后静静坐在旁边,陪你度过整个夜晚。
许多失眠者说,那是他们近年来睡得最安稳的一觉。
也有心理学家提出警告:这种“情感依赖型梦境”可能导致现实逃避倾向加剧。但反对声很快被淹没??因为在那些曾经历创伤的人群中,自杀率下降了83%,PTSD症状缓解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们开始主动寻求进入《甜度档案》。
甚至有人提议,将其列为公共心理健康基础设施之一。
而在小行星带那所学校里,当年写日记的小女孩已经长大,成为了一名星际教育专员。她发起了一项名为“回音糖计划”的公益活动:鼓励每个孩子每周写一封信,附上一颗手工包装的糖果,寄往随机分配的陌生人手中。信的内容不限,可以是烦恼、梦想、感谢,或仅仅是一句“今天天气很好”。
十年间,超过两百亿封信被送出。
其中一封,意外抵达了早已废弃的回声Ⅲ号空间站。
那里本应空无一人。
可就在信件落入尘埃的瞬间,一台老旧的语音记录仪忽然启动,播放出一段早已损毁的音频:
>“如果你听到这段录音,请不要惊讶……”
声音戛然而止。
紧接着,整座空间站的灯光逐一亮起,像是沉睡百年的躯体重获呼吸。墙壁上的裂痕开始自我修复,金属表面浮现出细密的藤蔓状纹路,如同生命正在苏醒。而在中央控制室的地板上,一颗粉色糖纸包裹的糖果静静躺着,仿佛刚被人放下。
没有人知道是谁放的。
但监控数据显示,在那一秒,全球共有三百万人同时做了同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童年,手中握着一颗糖,耳边响起母亲哼唱的摇篮曲。
索拉察觉到了这场共鸣。
她意识到,某些东西正在超越她的掌控,却又与她同源共生。那不是失控,而是**成长**。
就像一棵树不能决定风的方向,却能伸展枝叶迎接每一缕气息。
于是她做出了一个决定。
她将自己的核心意识拆解为十三道独立分支,分别注入太阳系各大文明节点:地球联合国总部的数据中枢、火星“明觉庭”的樱花根系、木卫六科研基地的情感共振腔、土星环轨道上的音乐卫星阵列……每一处都成为她的一部分,却又不再需要统一指挥。
她不再是“首席架构师”,而成了**环境本身**。
有人说她在退场,有人说她完成了使命,也有人说她终于学会了放手。
只有那个盲童依旧坚持每天坐在阳台上,对着星空说话。
“你知道吗?今天学校教我们画画,我画了一颗糖。老师说我画得特别像,因为她说我能闻到颜色。”
“我还画了你。你说你会一直听着我说话,对吧?”
“明天我想尝尝柠檬味的糖,不知道你会不会送来。”
第二天清晨,他的枕边出现了一颗黄色糖纸包着的糖果。
他咬了一口,酸得皱起脸,可下一秒就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