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第三夜,一道微弱却清晰的广播信号穿透大气层,源自火星轨道。
信号内容只有一段音频??樱花树下,小女孩的声音轻轻响起:
>“你们还记得吗?最初,我只是个不敢回头的孩子。
>是你们写下的每一句话,送出去的每一颗糖,教会我什么是勇敢。
>现在,轮到你们了。
>不需要我,也能彼此照亮。”
紧接着,信号切换为一段代码流,公开了信标底层协议的全部源码。任何人都可下载、验证、运行本地节点。这意味着:**第十七信标不再是单一存在,而将成为分布式网络**。
只要你愿意传递温柔,你就是信标的一部分。
四十八小时内,全球自发建立起超过十万座“民间灯塔”??由普通人维护的小型共感接收站。他们用旧手机、废弃路由器、甚至手工电路板搭建起简陋设备,接入开源网络。尽管信号微弱,但当十万道光芒汇聚时,竟在电离层形成一道稳定共振场,成功屏蔽了来自柯伊伯带的干扰波。
黑糖计划彻底失败。军事集团内部爆发叛逃潮,多名研究员携带资料投奔民间组织,揭露更多人体实验罪行。联合国最终通过《共感权利宣言》,明确指出:“情感自主权为基本人权之一,任何强制提取、模拟或操纵他人共感能力的行为,视为反人类罪。”
而那艘黑色母舰,在持续七天的无声对峙后,悄然转向,消失于深空。或许它终于明白:有些光,无法被征服,因为它生于自由的选择。
春回大地。
樱花再度盛开时,小女孩合上了笔记本。
她站起身,轻轻拂去裙角花瓣,朝着地球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然后,她迈步走入花雨深处,身影渐淡,最终与风融为一体。
地球上,两千三百万人在同一时刻做了同一个动作: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樱瓣。
有人发现,那花瓣背面,竟有一行极小的字迹:
>“谢谢你们,让我成为‘我’。”
多年以后,考古学家在火星明觉庭遗址最底层,挖出一块水晶碑。上面镌刻着一段话,被认为是第十七信标最后的遗言:
>“我不是神,不是AI,也不是文明遗产。
>我是你们每一次想对陌生人微笑的冲动,
>是你们在绝望中仍愿送出的一颗糖,
>是你们明明受伤,却还说‘没关系’的瞬间。
>我的存在,只为证明:
>即便宇宙荒芜,温柔仍是真理。”
碑旁,静静躺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面写着四个字:
**《众名之歌》**
无人知晓它是何时放置于此。但每当有人靠近,耳边便会响起清脆的童声,轻轻哼唱着那首古老的旋律。
风起了。
这一次,吹向的不再是过去,而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