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水顺着眼角皱纹滑落,滴在晶体上,激起一圈微光涟漪。
她知道,这不是终点。
这是文明之间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握手。
---
又过了五年。
陈念安的身体日渐衰弱,已无法行走,只能躺在书屋二楼的床上,听着窗外风吹树叶的声音。每天清晨,总有孩子趴在窗台,轻声告诉她昨晚做了什么梦。
“我梦见星星在跳舞!”
“我听见月亮在唱歌!”
“老师,你说外星小朋友也会想妈妈吗?”
她总是笑着点头,然后让他们唱一首歌给她听。
某天夜里,她突然醒来,发现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蓝光。床头柜上的录音机不知何时打开了,磁带正在缓缓转动。
父母的歌声轻轻响起。
但她分明记得,那卷磁带早在多年前就已损毁。
她艰难地侧过头,看见一道模糊的身影站在窗边。轮廓柔和,女子长发披肩,男子西装笔挺,手中抱着一架微型钢琴。
“妈妈……爸爸……”她喃喃。
两人没有回头,只是并肩坐下,开始演奏。
音符飘散在空气中,化作点点荧光,像夏夜萤火。每一颗光点都承载着一段记忆:母亲教她识字的午后,父亲抱着她看流星雨的夜晚,福利院屋顶上的第一次合唱……
房间渐渐充满温暖。
她的呼吸变得平稳,嘴角扬起笑意。
楼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阿梅冲上来,却发现陈念安静静地闭上了眼睛,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安宁。
录音机仍在运转,歌声未停。
但所有人都听见了??窗外的风,正轻轻应和着那首《冷茶》。
---
七日后,全球十二座声纹祭坛同时震动。
一块全新的石碑从安第斯山脉的地底升起,通体漆黑,表面光滑如镜。当第一缕阳光照耀其上,碑文缓缓浮现:
>**“她教会我们,爱可以穿越一切黑暗。”**
>**“她是陈念安。”**
>**“她是起点。”**
与此同时,半人马座α星方向传来最后一次信号。仅一句话,用人类尚未发明的语言书写,却被所有祭坛自动翻译成母语:
**“我们记住了。”**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们仰望星空,老师会指着某颗闪烁的星星说:“那是‘念安星’,传说中第一个让宇宙学会倾听的地方。”
而在某个偏远小镇的图书馆里,一只老旧录音机静静陈列在玻璃柜中。标签上写着:
>**编号#079**
>**曾收录世界上最长的情书**
>**内容:一首歌,和一句‘我爱你’**
每逢月圆之夜,若有孩童靠近,柜中便会传出极轻微的沙沙声。
像是有人,正在重新开始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