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1430章(第3页)

第1430章(第3页)

但是在1965年录取的大学生之中,来自县一级高中的学生达到了二十三万人左右。占到了总录取率的百分之三十八。

这二十三万县级高中生里,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高中生来自于县城下各大队、生产合作社。他们都是真正的农村来的。

在这个年代,这个比例已经很可观了。不用搞什么推荐上大学,就让这些农村的学生们一个公平学习的机会,虽然说农村生活艰苦,但是他们抓到了机会,就会奋力的改变命运。到了大学和大专就不要学费了,而且还会有国家的补贴,虽然说不多,但是也够一个学生在学校里的日常饮食的开销了。

而且,专科生的比例会进一步的扩招。国家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后能上高等教育的农村学生会更多。

至于那些工业产品和技术上的革新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就说不过来。毕竟李锐带来的新技术太多了。很多地方都弯道(或者直道)超车了。

而李锐和一众领导们开会制定的下一个五年计划,对于中国来说至关重要。国家控制的通胀会带来人民购买力的提升。这其中城市资源疯狂收割农村资源、地区贫富差距扩大、内销保障吃紧等等问题都是在眼前的。

如果下一个五年,中国能顺利的渡过李锐等人制定的通胀计划,那么新中国就将真正的走进内循环。

当然,还有下下个五年计划里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增加,所以需要向外收购资源等等。也要在这次五年计划中打好前哨战。

而到了六(个)五年计划的时候,还有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部的经济建设等规划。现在已经开始划定东部、北部经济较强城市和省份对口中部西部经济较弱省份和城市的援助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让人头疼的事情。李锐就觉得时间不太够用了。

而他现在又要开一个会。是关于台湾地区与内地恢复自由往来,与海外华侨回国探亲的议案。

台湾地区虽然是解放好几年了,但是台湾这个地方毕竟是被蒋总裁统治了这么多年,还被美国、旧日本轮番渗透过那么多年。

所以台湾地区的敌特份子和顽固反动残余的数量很多。这些年来台湾地区的老兵想要回乡探亲都要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查。动辄就是几个月的时间。

而一些内地的老人唯一的子女在台湾,想要去台湾投奔子女或者是台湾的老人想投奔内地的子女,(或者是丈夫、妻子想要去团圆)也是要受到各种严格的审查。

审查机制极其复杂。等待时间极长。也给很多老百姓生活带来了不便。

现在台湾岛内的残余势力清除的差不多了,岛内外大三通的呼声不断。中央开始考虑简化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往来了。

而关于海外华侨的事宜,那就更加复杂一点。这其中还涉及到了可能的投资等。

美国那边的乱局影响范围很大,一些一海外的华商忽然意识到他们在其他国家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安全和好。因为美国两派之间的斗争,却先拿他们开刀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规划与代表

关于台湾地区和内地的大三通会议,开的是很快。因为大家的意见是差不多统一的。

台湾地区已经解放好几年了,既然后续的清理工作做的不错。那么开放全面的大三通就是应有之义。开放大三通后的五到十年,让台湾和内地全面恢复正常通行,尽可能地减少和免除审查。

唯一要讨论的就是关于三通之后,如何简化审查手续,又应该简化到哪一步?这些是需要讨论的。其他问题都不大。

而真正讨论比较激烈的是关于华商华侨的问题。

“我们的国家现在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从抗战时期到我们新中国建设的时候,有大量的华侨华商对我们国家进行过大量的资助。”

“比如说陈嘉庚同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里面有很多的爱国商人。所以我们需要慎重的考虑对待他们的态度。”

主持会议的是副总理李先念。同时李先念也挂职在国务院工作。

不过现在国务院的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职权被计划经济委员会给分走了。

已经被扶正当正主任的李锐,论起实际权力来说应该只高不低。

所以李先念做了开场之后就看向李锐,希望李锐能表态。

李锐道:“关于华侨和华商的问题我看了。从马来西亚到菲律宾,再到泰国、印尼等等。他们现在的处境却似乎不太妙。”

李锐开会喜欢直话直说,不兜圈子的直面主题:“我的办公室里现在就有几十封信件。是关于这些华商们如果回来中国,怎么安排或者是希望得到照顾之类的。我本人立场并不反对这些求安排求照顾的信件。人之常情嘛。不过原则就是原则,如果这些华侨华商愿意回国居住,我们很欢迎。但是投资,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