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泠然引(重生) > 风动(第1页)

风动(第1页)

夜色深沉,细雪轻叩窗棂。

宋府书房内,炭火盆烧得再旺,也驱不散那股钻心的寒意。宋鄞独自坐在灯下,手中那封从玉泉山来的密信已被他攥得发热。

“根基之患”。

这四个字,像屋檐下结的冰锥,冷不丁扎破了书房中那层虚假的暖融安宁,直刺进他心底。

李茂才贪墨银钱、逼出人命,其罪当诛。但这样的庄头蛀虫虽可恨,却也不算罕见,本不至于让他心惊至此。

真正压在他心头的,是孙女信中那句看似平静、却石破天惊的话——

“似暗通江家大郎及鹰嘴崖矿脉,或为动摇我宋氏根基之大患。”

鹰嘴崖……矿脉……

这几个字在他脑中反复盘旋,敲响心底最沉的警钟。玉泉山那地方地质不同寻常,前朝不是没有零碎开矿的记录。若真有人背地开采,图谋的绝非小事。而能驱使李茂才、让徵丫头用上“根基之患”来警示的,背后的能量定然大得骇人。

他思绪荡开,眼前掠过龙椅上日渐衰迈的君王,还有龙椅下那些虎视眈眈的群狼。

如今圣上龙脉单薄,朝堂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各路藩王拥兵自重,渐成割据之势。尤其晋王萧世桀势力最大,封地淮中道洛州,本是沃野千里、丝帛丰饶之地,却因他穷兵黩武、横征暴敛,搞得民怨沸腾。

天子脚下,饿死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耕地一天比一天少,怨气积得像火药,只差一点火星子就能炸开。

若这种时候,京畿边上再爆出私采矿脉的事……甭管是金是铁,落到任何一个有野心的人手里,岂止是动摇宋家根基?简直是要刨断大乾朝的根!

江家……江遇……

宋鄞眼底寒光乍现。江源那个老狐狸,在兵部位子上倒是谨慎得很。可他这个儿子,年纪轻轻便圣眷正浓,周旋于东宫和晋王之间,长袖善舞,所图必然不小。只凭他一人,绝无可能吞下一整条矿脉。他背后站的,究竟是东宫,是晋王,还是……宫里那位心思难测的太后?

他的目光又落回信纸:字迹端凝,笔力沉厚,隐隐透出锋芒,已全然不是他记忆中那个沉默寡言的孙女了。

这个孙女,何时有了这般眼力与胆识?一场落水,竟真让她脱胎换骨。她查办李茂才,是清算旧账?还是……真的窥见了足以将宋家卷入万劫不复之地的风暴中心,借此向他示警?

宫宴上太后莫名的冷眼、柳氏和卢家的勾连、晋王的图谋……这些线索在此刻交织成一张危险的网,而徵姐儿,正站在网中最敏感的一点上。

宋家,已不知不觉立于风口浪尖。一步行差,便是覆巢之危。

良久,他沉沉吐出一口浊气,眼中最后一丝迟疑被彻底碾碎,取而代之的,是历经数十年宦海沉浮淬炼出的果决与冷厉。

——宋氏一族的兴衰,此刻重过一切。

他没有扬声,只对着书房内室的阴影沉声道:“宋忠。”

话音甫落,一个穿着深灰棉袍、身形精干、面容寻常得的老者悄步而出,无声无息如一道尘影。他的眼神温敛,乍看与府中任何老仆无异。

此人原名李元寿,明面上是宋鄞身边打理书房、伺候笔墨的长随,跟随近三十年,极得信任。府中只知他忠心寡言,却无人知晓,他早年曾是宫中禁卫,受累遭难时为宋鄞所救,后来隐姓埋名,留在宋家,既为仆从,亦是暗盾。

“太老爷。”宋忠躬身,声气极为平和。

“两件事。”宋鄞把信纸递过去,“挑一队可靠的家丁,由你亲自带队,明面上是护送年货去隐溪庄,补充护卫。实际上,一切听凭三姑娘调遣,护她周全,助她查案。若有异动,”他话音顿了顿,指尖在案几上重重一叩,“准你临机决断。”

宋忠双手接过信,目光迅速扫过内容,脸上纹丝不变,只平和应道:“老奴明白。”

“第二件,”宋鄞食指点向“鹰嘴崖”三个字,“动用‘灰雀’,好好彻查江家,尤其是江遇在玉泉山一带的所有产业、人手动向。设法探清矿脉实情。记住,万万不可打草惊蛇。”

“灰雀”是宋氏历任家主手中极隐秘的一条暗线,不到万不得已时,绝不会启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