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似火,回味甘美。
灵魂仿佛沐浴在初春的细雨当中,生机焕发,兴兴向荣。
李浩忍不住的吐出一口气,眼神都清澈了不少,那因为过度施展炼狱之力而产生的灼热,都被压下去了很多。
“不愧是阿。。。
山脚下的飞船一艘接一艘地降落,金属的轰鸣与能量场的波动交织成一片低沉的交响。第七区的土地从未如此震颤过,仿佛整颗星球都在呼吸着人间烟火的气息。那些来自不同星域、跨越无数光年的旅人,踏着焦土与青草相间的山路一步步向上攀爬,脚步沉重却坚定,眼神疲惫却明亮。他们手中紧握的,不只是饭盒,更是记忆里最后一口温热的执念。
小芜站在厨房门口,手里还攥着那柄用了三十年的大铁勺。她没再说话,只是默默转身走进灶台深处,掀开一口又一口蒸腾着白气的锅盖。米饭的香气像潮水般涌出,裹挟着红烧肉的酱香、炖汤的醇厚、炒青菜的清鲜,在空气中织成一张无形的网,温柔地将所有人笼罩其中。
“来啦!”她又一次喊,声音沙哑却不容置疑,“都来啦!快进来吃饭!”
人群缓缓流动,像一条被召唤归流的河。有人跪在门槛外磕了个头,额头贴地三秒才起身;有人抱着空碗颤抖着嘴唇,仿佛怕自己不配踏入这方天地;还有一个穿着破烂宇航服的年轻人,走到门前忽然停下,从怀里掏出一只碎了一角的塑料饭盒,里面什么也没有,只有一撮灰白色的粉末??那是他父亲骨灰的一小部分。
“爸……”他低声说,“你说过,只要闻到家里的饭味,魂就能找到路。我带你回来了。”
小芜看见了,一句话没说,走过去接过那只饭盒,轻轻放进灶台上一个干净的小碗里,然后盛了一勺热腾腾的黄豆猪蹄汤浇进去。汤汁浸润着灰烬,升起一缕极淡的白烟,像是某种回应。
“吃吧。”她轻声说,“你爸在呢。”
年轻人嚎啕大哭,扑通一声跪下,额头抵着地面,久久不起。
厨房早已容纳不下这么多人,于是餐桌一路延伸到了院子里,又从院子铺展到山坡上。AI厨助启动了应急模式,调用全舰储备能源驱动三百台自动烹饪机同时运作,但仍跟不上消耗的速度。一碗米饭刚端出去,立刻就有十双眼睛盯着空位等待补上。
“不够了!”一名志愿者慌张跑来报告,“米只剩三吨了!蔬菜也快见底!”
小芜抹了把脸上的汗,看着眼前连绵不断的队伍,忽然笑了:“去把仓库后面的荒地翻了,种‘回音稻’。”
“可……种子还没成熟啊!”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她望着天空中盘旋的飞船群,语气平静,“有这么多想回家的人,土地怎么会不答应生长?”
话音未落,远处山谷中传来一阵奇异的震动。那些由声音结晶孕育而成的“会说话的森林”,竟开始主动释放出大量光点般的孢子,随风飘向这片山坡。每一粒孢子落地,便迅速生根发芽,短短几分钟内,原本贫瘠的土地上已长出一片泛着微光的稻田。稻穗低垂,随风轻轻摇曳,发出细碎的声响??不是风吹叶动,而是千万个声音在低语:
“妈妈,我饿了。”
“奶奶,今天放学我想吃煎饼。”
“老婆,今晚我加班,别等我吃饭了……”
这些话语并非录音,而是情感共鸣催生的记忆之粮。它们吸收思念而生,以牵挂为养分,成熟只需一刻钟。
“摘!”小榆??那个曾冲进厨房报信的小女孩??跳上田埂大喊,“这是能吃的记忆!快摘下来做饭!”
人们愣了几秒,随即纷纷动手。有人小心翼翼地掐下稻穗,有人直接跪在田里用手捧起泥土亲吻。收割下来的稻谷无需脱壳,放入锅中加水一煮,立刻化作晶莹饱满的米饭,香气比寻常大米浓郁十倍,入口时舌尖竟能尝到一丝熟悉的语气??像是某个人边夹菜边叮嘱:“慢点吃,别噎着。”
与此同时,守灶树的第四次花开仍未结束。归途枝的每一片花瓣落地后形成的门扉,正悄然发生异变。起初,人们推开的是通往记忆中某个温馨场景的门;而现在,有些门打开后,竟出现了本不该存在的画面??
一位母亲正在灶前炒菜,而她的儿子明明已在百年前死于星际战争;
一间老屋中,祖孙二人围坐在桌旁喝粥,可那孙子其实一生未归,终老异星;
甚至有一位机械族战士,推开门后看见自己种族早已灭绝的母星城市,街道上行人熙攘,孩童奔跑,餐馆里飘出他童年最爱的铁板鱿鱼香味……
“这不是回忆。”一位哲学家模样的访客喃喃道,“这是……被补全的遗憾。”
AI厨助监测到异常数据流:“警告:守灶系统正在调用跨维度因果链重构局部现实。部分门扉已连接至‘可能性宇宙’分支,存在逻辑悖论风险。”
“那就让它悖论。”小芜打断它,一边往汤锅里撒盐一边说,“人活着的时候补不上的话,死了总得有人替他说完。不然,这一辈子算什么?一顿没人陪吃的饭吗?”
没有人反驳她。
那一夜,第七区的温度升高了七度,不是因为能源过载,而是因为十万颗心同时跳动所产生的共感热量。科学家们记录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量波形:它不具备攻击性,也不携带信息编码,唯一特征是与“满足感”脑电波完全同步。他们将其命名为“饱足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