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他说,‘有人终于肯放过我了。’
>原来,当我们替别人吃饭,其实是在喂养那个不肯原谅自己的自己。”
某夜,林远舟梦见自己回到了年轻时代。他站在母亲的厨房里,又一次笨拙地打翻面粉,面团黏在手上甩不掉。母亲没有责备,只是笑着握住他的手,带着他重新揉捏。
“别怕难看。”她说,“只要心还热着,锅就不会冷。”
醒来时,窗外星光如雨。
他起身走到橱柜前,打开那只陌生饭盒。盒盖内侧的字迹又变了:
>**“当你开始梦见母亲的手,你就快找到第十味了。”**
他笑了笑,取出纸笔,开始写一本新书的序言:
>“第十味,不在舌尖,不在锅中,而在**替代**二字之间。
>它是替死者尝一口人间烟火,是替懦弱的自己补上那一声对不起,是替整个文明,尝一尝它不愿面对的苦。
>这味最难传,因为它要求的不是技艺,不是勇气,而是??
>**甘愿成为容器。**”
次日清晨,小芽蹦跳着跑进厨房,手里举着一颗刚摘的野草莓。
“爷爷!我发现这颗特别甜!是不是因为昨天晚上我帮小满哥哥写了两个名字?”
林远舟接过草莓,放进嘴里,细细咀嚼。酸中带甜,尾韵微涩,像极了人生。
“不是因为它甜。”他摸摸她的头,“是因为你愿意把它给别人吃。”
阳光洒满灶台,油花轻响,蛋香弥漫。
而在宇宙深处,那本悬浮的古籍再次翻页,新墨迹缓缓浮现:
>“十味已启,百味可期。
>若有来者,请记得??
>最深的料理,从来不是做出完美的味道,
>而是在明知无人喝彩时,
>仍愿为一个空座位,
>煮一碗热汤。
>火不为荣耀,不为传承,
>只为那一声轻轻的:
>‘你也吃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