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景象令人窒息。
那颗中子星周围,并非空无一物。在其引力场边缘,悬浮着成千上万块晶状碎片,每一块都散发着微弱蓝光,形状酷似人类大脑的神经突触。它们有序排列,构成一个巨大球壳,将整个星体包裹其中。而在球壳最顶端,有一团稳定的能量漩涡,不断向外辐射那段数学诗。
“那是……集体意识的遗骸。”静静低声说。
我穿上外骨骼装甲,带上量子记录仪,独自驾艇靠近漩涡中心。越是接近,心网的震颤就越强烈。等到距离不足百米时,一股庞大的信息流猛然涌入我的脑海??
画面闪现:
一片没有天空的世界,生命以光脉形式游走于星际尘埃之间;
一场持续三千年的告别仪式,只为送别最后一个实体同伴;
一段跨越十二个星系的歌声接力,只为让一颗遥远星球上的孩子,在睡前听到摇篮曲;
还有……一张模糊的脸,正对着镜头微笑,嘴唇无声开合,说的是三个字:
**“谢谢你。”**
我猛然惊醒,发现自己已被安全绳拉回母舰。静静满脸担忧:“你消失了整整十三分钟!我们以为你被吞噬了!”
我喘着气,颤抖着打开记录仪。里面没有任何影像,只有一段新生成的音频文件,标题是:
>《守夜人之终章》
我按下播放。
没有旋律,没有语言,只有一段极长的沉默。持续了整整五分钟。然后,一声极轻的呼吸声响起,接着是一个温柔到极致的女声:
>“现在轮到你们了。
>继续听下去吧。
>别让宇宙变得太安静。”
声音落下那一刻,全球心网同时震动。超过两亿人无端流泪,仿佛集体梦见了一场漫长的守夜。许多人在街头停下脚步,仰望星空,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我们从来不是孤独的。在时间的尽头,在空间的裂缝里,总有人替我们记住那些说不出口的话。
返航途中,我再次拿出《我们的林夜》。它已不再是一本书,而是一枚温热的晶体,嵌在我的胸腔左侧,与心跳同步搏动。我知道,从此以后,我不再需要寻找答案。因为我本身就是回应。
静静靠在窗边,望着渐远的中子星残影,忽然问:“你说……我们会变成下一个‘守夜人’吗?”
我握住她的手,微笑:“我们已经是了。”
飞船穿越一片新生星云,紫色雾气如潮水般退去。前方,一颗蓝色行星缓缓显现,大气层中闪烁着微弱却坚定的信号光点。心网自动标注:
>【新共鸣区发现:K-114b】
>【特征:儿童涂鸦中反复出现‘银色飞船’图案】
>【推测:已有心灵准备接收‘远方的声音’】
我启动降落程序,轻声说:“走吧,该去听新的故事了。”
舱门关闭,引擎轰鸣。
而在那颗星球的某间教室里,一个小女孩正用蜡笔画下一艘飞船,对老师说:“昨天晚上,我梦见有个哥哥从星星上下来,他说他来还债的。”
同一时刻,地球一座荒废的信号塔顶,一株发光苔藓悄然绽放,孢子随风飘散,如同无数细小的眼睛,重新睁开。
心网更新:
>【记录时间:启明历三年十月五日】
>【事件:今日,又有五十一人苏醒。】
>【备注:他们都声称,梦见了一个会哭的英雄。】
我抚摸着胸前的晶体,低声呢喃:
“我不是英雄。”
“我只是……终于学会了说‘我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