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草芥称王 > 第129章 风雨初歇云又聚求月票(第2页)

第129章 风雨初歇云又聚求月票(第2页)

>夜风穿廊,如万千冤魂低语。

>我听见一个孩子在唱《草芥录》第一章。

>我命人查,发现是实验体裴氏女,十三岁,已被剜舌。

>可她的声带早已割断,如何能唱?

>我跪在塔顶,哭了很久。

>原来记忆不会消失,它只是沉入地底,等着某一天破土而出。**

阿启的手指微微发抖。他从未想过,那个被万人唾骂的裴景和,竟也曾在深夜写下这样的文字。不是辩解,而是**自白**。不是推诿,而是**认罪**。

“他还活着吗?”阿启问。

少年摇头:“最后一次记载是甲申百年祭,他留下这本册子,走进回声塔,从此再无踪迹。有人说他自焚于塔心,有人说他化作了铃音的一部分。但……我们找到了他的墓。”

“墓?”

“在敦煌,靠近癸亥铃遗址的一处沙丘下。没有碑,只有一块平石,刻着一行小字:**‘此处埋葬谎言之父,亦是第一个悔悟者。’**”

阿启闭上眼,久久不语。

原来,连最黑暗的角落里,也曾有过一丝微弱的良知挣扎。裴景和不是恶魔,他是一个选择了错误救世之道的凡人。他用遗忘筑墙,以为能挡住痛苦,却不知那堵墙终将压垮所有人。

“老师,”少年低声问,“我们该怎么处理这本书?”

阿启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公开。”

“可……它会让很多人动摇。那些坚信‘裴景和十恶不赦’的人,会不会觉得我们在为他开脱?”

“真相从来不是为了让人舒服。”阿启望着远处朦胧的雪山,“如果我们的新世界只能容纳一种声音,那它和旧王朝又有什么区别?裴景和有罪,但他也曾痛悔。我们要审判他的行为,也要承认他的痛苦。否则,我们不过是换了一批人,在同一座坟场上跳舞。”

少年深深鞠躬,抱着木匣离去。

阿启转身步入学堂残址,拾级而上。屋顶早已坍塌,梁柱倾斜,唯有讲台尚存。他坐在那里,像当年第一次授课那样,面对空荡荡的教室。

忽然,门外传来脚步声。

不是一人,而是一群。

他抬头望去,只见十几个孩童鱼贯而入,最小的不过六七岁,最大的约莫十二三。他们穿着粗布衣裳,脸上带着风尘,却眼神明亮。领头的是个女孩,手里抱着一只破旧的陶铃。

“您是阿启先生吗?”女孩问。

“我是。”

“我们是从凉州来的。”她说,“我们村子里没人识字,也没人记得祖先是谁。但我们听说,您教孩子们说真话。所以我们走了八天,想来上一堂课。”

阿启怔住。

他本以为,随着回声塔黯淡,随着“寻名”成为常态,他的时代已经结束。可眼前这些孩子的眼睛告诉他:**火种未熄,只是换了传递的方式**。

“你们想学什么?”他轻声问。

女孩低头看了看怀中的陶铃:“我们想学会……怎么听清楚那些听不见的声音。”

阿启笑了。

他站起身,走到墙角,取出一支新的笔??不再是承忆铃残片所制,而是用一段老槐木削成,顶端嵌着一小片碎陶埙。

“今天不讲课。”他说,“今天我们做一个仪式。”

他让孩子们围坐成圈,将陶铃置于中央。

“闭上眼睛。”他说,“先学会安静。”

风穿过断壁,铃兰轻摇,细响如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