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关中!、李世民突然拍案,眼中精光四射,“传旨:各道州县立即清点闲置官田,征调壮丁开垦。司农寺选派得力干吏,分赴各地指导种植。”他转向秦叔宝,“叔宝,姜县令可说了种植之法?”
秦叔宝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这是姜县令给的《红薯栽培要术》,上面详细记载了育苗、移栽、施肥等方法。”
李世民接过册子,指尖触到那光滑的纸张时不由一怔。这纸比宫中最好的澄心堂纸还要细腻!翻开内页,工整的印刷字体排列得密密麻麻,配着精细的图画,连红薯藤怎么扦插都画得一清二楚。
“这”杜如晦凑过来看了一眼,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如此精妙的农书,怕是集贤院所有藏书都比不上!”
栽种方法太清晰了。
即使是没种过地的人,只要看上一眼图片,也能种出红薯来。
尉迟敬德三两口就把一半红薯给啃完了:“殿下,我和老秦的钱总共买了净水药片,杂交水稻和红薯,还剩下几十,还要买啥?”
光顾着介绍红薯了。
连杂交水稻和净水药片都给忘了、这两个东西也是够厉害的。
一听净水药片可以净化水源细菌,防止疫情,李靖的眼睛瞬间就亮了:“殿下”
话虽然没说完,但是大家都懂。
不就是想要几瓶吗?
但是总共就买了四瓶,这个分配就要看李世民了。
李世民看了看,不光李靖眼睛亮了,其他人也亮,这么好的东西,平时放自家井里,还能防止拉痢疾,多好的东西。
“我们还是先研究研究剩下的钱怎么花吧。”
怎么分配?
李世民自己也需要,分配的事还是再等等。
“其他人都是怎么花的?”李世民手指摩挲着已经卷边的小册子,眉头紧锁。这册子他翻来覆去看了不下十遍,贵的买不起,便宜的又拿不准主意。
尉迟敬德挠了挠头,掰着粗壮的手指头数道:“周瑜那小子是让姜县令帮着挑的。买了净水药片,往浑水里一扔就能喝;还有个叫望远镜的物件,说是能看清一两里外的东西;大喇叭能让声音传出老远;还有什么阿米西林的药,俺也闹不清治啥病的;对了,还有杂交水稻种子。”
“望远镜?!”李世民猛地合上册子,眼中精光一闪,“此物必须买!”作为马上得天下的帝王,他太清楚这东西在战场上的价值了。转念又皱眉道:“大喇叭暂且不急”
正沉吟间,房玄龄轻抚长须,上前一步:“陛下,臣以为余下的银钱,当购置活字印刷之术。”他目光炯炯,“五姓七望之所以能世代簪缨,无非仗着家中藏书万卷。若得此术,不出三年,天下寒门士子皆可读圣贤书矣。”
他从在小册子上看到活字印刷的那一天就在等待发工钱。
杜如晦闻言立即附和:“玄龄所言极是。现在一本书要抄写三年之久,抄写不易,若有活字印刷”
唐代五姓七望(崔卢郑王等)掌控大量藏书,寒门学子借书困难还需抵押田产,寒门学子读个书本来就不容易,还遇见这种门阀。
活字印刷可以有效大力的打破门阀的知识垄断。
房玄龄、杜如晦与五姓七望无直接姻亲或政治同盟关系,且因推行科举、抑制门阀,客观上站在五姓七望的对立面。
活字印刷还可以方便政令传播。
李世民目光在几位心腹大臣脸上扫过,有人目光躲闪,但无法回避,抚掌大笑:“善!就依二位爱卿所言。”他转向尉迟敬德,“敬德啊,这活字印刷术”
尉迟敬德寒门出身,和五姓七望没什么牵连。
“得嘞!”尉迟敬德一抱拳。“俺这就去找姜县令,保准把那个什么活字印刷给陛下弄回来!”——
作者有话说:往后都固定十二点更新了[彩虹屁]大家不要跑空,之前不太懂,不懂时间和字数这些,我以为日三就够了,以后我会努力的,谢谢大家的支持[垂耳兔头]
第33章李世民看电视
尉迟敬德除了想要活字印刷术之外,还想给李世民带回去一个惊喜。
—电视机。
虽然秦始皇看了暴怒,周瑜看了落泪。
但是尉迟敬德坚信,他们陛下没有秦始皇的暴躁,也不会像周瑜一般英年早逝。
大唐更不会像秦朝一样二世而亡。
当尉迟敬德信心满满和姜戈提出要看电视机的请求时。
姜戈难得犹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