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面色愤红,虽是未来之事但确实是他心中所想,士可杀不可辱,况且这个罪名完全是莫须有。
“在湘王自焚后,建文帝犹嫌不够还给湘王上了一个恶谥“戾”,也就是他的这个举动让朱棣彻底反了。”
古人对待身后名很看重,尤其是宗室子弟,一个谥号就可以概括他们一生,这能不看重吗?
恶谥。
朱柏没想到他的谥号居然如此侮辱,什么叔侄亲情,都被他抛到了一边,面色涨红,扑到朱允炆面前想要质问。
“你!”
朱允炆的脸色比纸还白。他慌乱地看向朱元璋,却发现皇爷爷的眼神已经变了——那里面不再是慈爱,而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审视。
“允炆。”朱元璋的声音很轻,却让朱允炆如坠冰窟,“这就是你说的顾及亲情?”
朱允炆双腿一软,几乎要跪倒在地。
从朱允炆的削藩顺序中不难看出,这位年少的帝王,把四叔朱棣-最具有威胁的藩王,放在了最后一个削。
初握天下权柄的年轻帝王,有了傲视一切的底气,对待朱棣的方式就像猫抓老鼠,不吃,就是恐吓玩虐。
他没有想过朱棣不是老鼠,他也不是那只掌控全局的猫。
“湘王之死,是建文削藩最血腥的一笔。他以自焚这种极端方式抗议,不仅震撼了其他藩王,更让朱棣找到‘诛奸臣、清君侧’的道德借口。”
什么道德借口?
怎么说话的!朱棣不满,他都是为了兄弟,这是兄弟情,知不知道什么叫兄弟情?
就在这时,电视画面突然切换——
“当削藩的矛头指向燕王时,这位久经沙场的藩王选择了……”
“奉天靖难。”——
作者有话说:为什么我感觉自己写的不错的章节会掉收[爆哭][爆哭]谢谢大家的评论和营养液,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3章播放朱棣谋逆全程
好一个奉天靖难,朱元璋睁大眼睛看着朱棣,这就是他的好儿子啊。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谋逆造反!
殿内侍立的太监们早已跪伏在地,连呼吸都屏住了。
已经到了暮年的朱元璋很久没有那么大的情绪起伏了,他一把揪住朱棣的衣领:“你敢造你侄子的反?敢不敢造咱的反!”
两句话犹如惊雷落地,殿内几乎落针可闻。
他们都知道老爷子在气什么,气的是礼法正统,就像大唐,玄武门之变开了一个先例,武力夺位成为皇位继承的一种选项。此后唐朝多次发生类似政变,皇位更迭常伴随血腥斗争。
这一次藩王造反成功,难免以后没有效法之人,长久以往,大明还有安稳吗?
朱元璋死死攥着朱棣的衣领,手背上青筋暴起。这位年迈的帝王眼中怒火滔天,却又夹杂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痛楚。
打天下难,坐稳这天下更难。
骂名不好背,反贼的名声在文人笔下一背就是一辈子。
叔侄相残,伤的还是他这个大家长的心。
对于朱元璋的动作,朱棣没有挣扎,只是抬起眼,直视着父亲。他的眼神里没有畏惧反而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决绝。
“父皇,儿臣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造您的反!”朱棣忽然笑了,声音低沉沙哑。
“若不是侄儿执意削藩,湘王自焚、周王被废,儿臣若不起兵,恐步他们后尘!造反不过是为了自救!”
在朱棣印象中,侄子朱允炆性格温和,和大哥很像,没想到表面温和的侄子下手那么狠,原本因为顾及着和大哥的情份还有史书的骂名而内疚。
现在,知道了朱允炆做法的朱棣心里一丝内疚也无。
他这是被逼的。
朱元璋瞳孔一缩,手指猛地收紧,几乎要掐进朱棣的皮肉里。
殿内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仿佛凝固。
朱元璋的胸口剧烈起伏,他盯着朱棣的脸,恍惚间像是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同样的不甘,同样的狠厉,同样的……不肯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