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 90100(第4页)

90100(第4页)

他不会再杀魏忠贤,这个认知让崇祯嘴角泛起一丝苦笑。魏忠贤确实是一把太好用的刀,就像太祖爷说的:即使脏了臭了,只要能杀人,那就是一把好刀。

魏忠贤抬起头,正对上崇祯复杂的目光。那一刻,这对曾经的死敌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一个需要利刃的君主,一个需要庇护的权臣。

“陛下”魏忠贤的声音罕见地带上了一丝哽咽,“老奴愿肝脑涂地,助陛下扭转乾坤!”

崇祯点点头,突然问道:“依魏卿之见,若要避免历史重演,当务之急为何?”

这是试探也是倚重。

魏忠贤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挺直腰板道:“陛下明鉴。依老奴之见,当务之急有三:一清吏治,二整军备,三安民生。”

“说下去。”崇祯坐回龙椅,手指轻叩桌面,太祖爷说的不错,魏忠贤确实有两把刷子。

“首先,东厂与锦衣卫需重归陛下直接掌控。”魏忠贤的话让崇祯挑眉,”老奴愿交出全部权柄。但请陛下保留东厂建制,用作监察百官之利器。”

崇祯若有所思地点头:“继续。”

“其次,辽东战事需转攻为守。袁崇焕虽被凌迟”魏忠贤说到这里,注意到崇祯面色一僵,“但孙传庭、卢象升等将才可用。当务之急是整顿京营,防备流寇。”

提到袁崇焕,崇祯的眼中闪过一丝悔意。那个被他凌迟处死的忠臣,在历史中被记载为"崇祯自毁长城"的典型,如今想来,那些指控多半是朝中党争的结果。

“至于民生”魏忠贤突然跪下,“老奴恳请陛下准许开内帑赈灾,同时暂停辽饷加派。百姓活不下去,才会跟着闯贼造反啊!”

崇祯浑身一震,想起书中记载的"迎闯

王,不纳粮",眼眶突然发热。他背过身去,声音哽咽:“朕朕竟被那些清流蒙蔽至此”

魏忠贤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这是老奴这些年在各地暗中记录的贪官污吏名单,以及他们孝敬朝中大臣的证据。”

崇祯接过奏折,手指微微发抖。他翻开第一页,上面赫然列着首辅周延儒收受江南盐商十万两白银的记录,时间、地点、见证人一应俱全。

“好,好得很!”崇祯怒极反笑,“朕日日节衣缩食,他们却”

“陛下息怒。”魏忠贤低声道,“若要整顿吏治,当循序渐进。老奴建议先拿几个无关紧要的开刀,待”

“不!”崇祯一掌拍在案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朕要的是刮骨疗毒!明日早朝,朕要你当廷弹劾周延儒!”

魏忠贤眼中精光一闪:“老奴遵旨。不过请陛下准许老奴先做些安排。”

五更鼓响,魏忠贤退出乾清宫时,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他望着渐亮的天色,忽然觉得这条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从未如此光明过。

曹化淳迎上来,小心翼翼地问:“九千岁,皇上召见有何要事?”

魏忠贤瞥了他一眼,忽然笑道:“小曹子,明日早朝,有好戏看了。”

次日清晨,早朝的钟声响彻紫禁城。文武百官依次入殿,却见御座旁的帷幔后多了一道身影——魏忠贤穿着御赐蟒袍,手持拂尘,似笑非笑地扫视群臣。

首辅周延儒脸色大变,与兵部尚书杨嗣昌交换了一个惊恐的眼神。这两位平日里道貌岸然的清流领袖,此刻额头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众卿可有本奏?”崇祯的声音比往日沉稳许多,目光如刀般扫过殿中群臣。

魏忠贤缓步出列,声音洪亮:“老奴有本奏!”

朝堂上一片哗然。这位沉寂多时的九千岁突然发声,让所有人脊背发凉。一些曾经依附魏党的官员面露喜色,而那些清流大臣则脸色煞白。

“臣弹劾首辅周延儒贪赃枉法,结党营私!”魏忠贤从袖中掏出一叠文书,“此为证据,请陛下御览!”

周延儒面如土色,扑通跪下:“陛下明鉴!这是魏阉构陷!臣清白如水,天地可鉴啊!”

崇祯冷冷道:“周卿不必着急。魏卿,你可有人证?”

“有!”魏忠贤击掌三下,殿外锦衣卫押进一个瑟瑟发抖的商人,“此乃扬州盐商赵德全,去岁曾送周延儒十万两白银,求取两淮盐引。”

那商人跪在地上,抖如筛糠:“草、草民确实送了银子周大人答应给盐引可、可后来又要了五万两”

朝堂顿时炸开了锅。崇祯看着下面或惊恐或愤慨的群臣,突然感到一阵悲哀——这就是他倚重的治国之臣?一个个道貌岸然,实则贪得无厌?

“陛下!”杨嗣昌出列,义愤填膺地喊道,“魏忠贤此乃排除异己,欲复阉党之祸啊!此等阉宦干政,实乃国之大不幸!”

魏忠贤不慌不忙又取出一本账册:“杨大人别急,这上面记载您收受山西商人五万两,私卖军械给蒙古部落的事,老奴还没说到呢。”他眯起眼睛,“对了,那商人姓马,在太原府开着三家绸缎庄,需要老奴传他上殿对质吗?”

杨嗣昌顿时瘫软在地,面如死灰,官帽歪斜到一边也浑然不觉。

崇祯缓缓起身,声音如冰:“传朕旨意,周延儒、杨嗣昌即刻下诏狱,着三法司会审!其余涉案官员,停职待查!”他目光扫过满朝文武,“朕倒要看看,这大明的朝堂,到底烂到了什么地步!”

退朝后,崇祯在乾清宫召见魏忠贤:“今日之事,魏卿办得漂亮。”

魏忠贤躬身道:“陛下圣明。不过这只是开始,朝中盘根错节的关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