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 110120(第2页)

110120(第2页)

说到这里,杜甫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兄之诗才,冠绝古今。纵使一时困顿,终有云开月明之日。他日若得赦还,可来蜀中寻我。浣花溪畔,新酿已熟,当与兄再续前缘,把酒论诗。”

最后,他轻叹一声:

“生聚散无常,唯愿兄平安康泰。他日重逢,再话桑麻。”

视频录制完成,真是闻者流泪。

太煽情了。

姜戈心想李白看见肯定也要流泪的,说不定还要诗性大发,为杜甫写上一首诗。怀着这种心情,她点下了发送键。

此时,李白正跋涉在流放夜郎的艰险路途上。

长江两岸的峭壁如刀削斧劈,湍急的江水拍打着行船。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诗仙,如今已是两鬓斑白,面容憔悴。长期的舟车劳顿让他的旧疾复发,时常在夜半咳醒。押解的差役们见他这般模样,也渐渐放松了看管——毕竟一个病弱的老者,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沿途的百姓闻听诗仙经过,纷纷携酒相迎。这日,一位老渔夫特意划着小舟靠近官船,奉上自家酿的米酒。

然而李白的诗心未改。他还豪气的对妻弟宗璟表示:“野老笑我痴,携壶相劝酬。”

妻弟宗璟无奈的摇了摇头,本以为李白会受流放的打击,没想到还是世人小看了这位谪仙人。

李白畅饮三杯后,开怀大笑,对宗璟道:“贤弟且看,这浊酒虽比不得长安的琼浆玉液,却自有一番真味在其中!”

宗璟见他酒兴正浓,忍不住劝道:“姐夫还是少饮些吧,您的身子”

李白却挥手打断,指着远处云雾缭绕的青山,朗声道:“人生在世,不过百年。能得山水之乐,知己之情,便是天大的福分。今日有酒今日醉,何必忧心明日愁!”

围观的百姓闻言,纷纷鼓掌叫好。李白愈发兴起,竟站在船头吟诵起新作来。江风掀起他宽大的衣袍,衬得那瘦削的身形愈发单薄,却自有一股傲然之气。

宗璟望着姐夫的背影,既心疼又无奈。他知道,这就是李白——即便身处逆境,也要活得轰轰烈烈;即便明日就要倒下,今日也要痛饮高歌。

这种骨子里的豪放,是任何苦难都无法磨灭的。

在李白将醉时,面前突然出现一个黑匣子,他刚看清,一道清光乍现,竟凝成个熟悉的身影——青衫落拓,眉目清癯,不是杜甫又是哪个?

江风忽卷,虚影随之一晃。李白忽觉脊背发凉,酒醒了大半:“杜二你你这是”他声音发颤,又心系老友,“莫非已作泉下之客?”

话音未落,杜甫的嘴唇张合,像是要说什么但是又欲言又止。李白浑身汗毛倒竖,终于按捺不住——

“鬼啊!!!”

李白踉跄后退数步后突然站定,拍腿大笑:“好个杜二!生时古板愁眉,死后倒学会装神弄鬼了!”说着抄起酒壶泼向虚影,“黄泉若有酒,替我留一坛!”

酒壶穿过虚影。

而这时,杜甫也终于开了口。

虚影在江上雾中微微晃动,终于开口:“太白兄”声音飘渺,却字字恳切。他说起蜀道的艰难,说起对李白身体的担忧。

李白听后,沉默了一会,仰头把酒壶里的酒一饮而尽道:“没想到子美如此牵挂我。”

江风骤歇,船头一时静得能听见酒液滑入喉中的声响。李白举壶痛饮,为着情谊。

在流放途中,李白未尝没有受过冷眼和冷板凳,一下子从大唐明星变成了流放的犯人,这其中的落差自然不必多言。

心酸与失落也只好默默咽下。

对前路的茫然充斥着他的内心,他曾经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自陈: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明确以管仲、晏婴自期,追求“安社稷、济苍生”的相业。

换句话说就是他李白想当宰相。

没想到在政治生涯中屡次碰壁,现在可好,直接就流放了。

多少还是有点心塞。

最后杜甫还张口说道:“太白兄,我被仙人招聘来做官,白天在仙境,晚上回到大唐,这仙界和旁人以为的仙境不同。但我可以见到太宗皇帝,还有尉迟敬德、秦叔宝二位将军。”

要知道李白也十分崇拜李世民,不过这种崇拜本质上是盛唐文人集体记忆与个人政治抱负的交织,也就是对于明君的普遍向往。

如果他遇见的是太宗这一切会不会不一样?

“咣当——”

李白手中的酒壶滚落船舷,溅起一朵小小的水花。他醉意朦胧的双眼此刻瞪得滚圆,连带着额角的青筋都清晰可见。好消息接二连三砸来:杜二没死!杜二真遇仙了!但转念一想——这厮竟独自逍遥,未曾捎带上自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